36岁外企老员工拿腾讯offer涨薪30%,职场逆袭的背后,机会究竟如何抓住?

哆啦的梦 2025-01-02 21:36:37

  大多数人都知道,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发展,但环境不好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一蹶不振。有人在困境中低迷,有人却能破局向上。这种人身上,总让人有一种羡慕和不解。他们的成功并不是运气,而是因为他们有随时抓住机会的能力。最近听到一个故事,挺有意思。一个人快到四十岁了,按职场的普遍规律,这个年纪大多在想怎么保住饭碗。结果人家不仅没被裁员,还直接跳槽到了大厂,工资涨了快三成。换成别人,这个年纪不被淘汰就已经很幸运了,他倒好,还一路开挂,越干越好。听着像偶然,但其实仔细一想也不是没有原因。

  这个人本身在外企工作了很多年,业务能力扎实,工作态度也很稳。公司里需要有人带新项目时,总是会第一个想到他。别人对他都评价挺高,信任度也很高。这样的能力和形象,让他在裁员潮中一直被排除在名单之外。他自己看准了机会,提前投简历,结果面试大厂的时候,顺利通过,还谈下了不错的涨薪幅度。这种事听着是幸运,但背后需要的却是长时间的积累和经营。越是处在难熬的环境里,越能看出一个人的硬实力。大龄职场人不是没机会,而是需要比别人更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也更懂得怎么用这些优势打开局面。

  很多人在职场上混得差,一大原因是没有明确的“标签”。别人提起他的时候,只能想到模糊的印象,比如“挺勤快”“性格不错”,这样的印象根本没办法让别人对你产生更多信任或者依赖。如果能让别人一想到你,就直接联想到某个具体的领域,比如“这人文案特别强”“他对预算控制很有一套”,那不管是公司还是外部机会,都更容易找到你。给自己贴标签不是为了装样子,而是为了在工作中形成独特的竞争力。这样的标签,靠的不是吹嘘,而是靠实际成绩积累来的。

  有些人一说到提升自己,就喜欢闭门造车,埋头学习一些技术,结果到头来发现根本没用上。其实最重要的是看清楚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东西是稀缺的,然后把这些稀缺点变成自己的优势。在团队里,别人做得差或者不愿意做的部分,就是你最好的机会。如果你在这些地方做出了成绩,别人提到这些工作,自然会想到你。长时间下来,这种印象就会变成你的个人品牌,品牌价值越高,机会越多。很多看似偶然的机会,实际上是别人长期积累之后的结果。

  机会有时候也藏在信息差里。很多人工作只会埋头干活,不和领导多交流,也不和同事多分享。久而久之,自己和外界的信息链就断了。会抓机会的人,不是天天拍马屁,而是懂得用交流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比如最近有哪些项目在筹划,行业里哪些变化可能带来机会,这些都可能成为下一次跳槽或者升职的关键点。如果只是埋头干,工作十年和一年没什么区别。别人在进步,你却在原地踏步,最终自己会被淘汰。

  有个长辈的故事一直印象很深。当时他四十岁,在老家有很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属于当地的中产阶级。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机会,他毅然决定辞掉老家的工作,带着全家搬到一线城市重新开始。他当时找了一份地产公司的财务工作,工资比老家高,但生活成本也高很多。刚到城市时,几乎掏空积蓄买了一套房子,后来的生活压力大得让他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后来随着公司业务越做越好,他一步步做到财务主管,退休时的待遇比当初在老家要好太多。他的孩子也因为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最终进入了很好的公司工作。他在退休时感慨,说这个决定虽然让全家吃了不少苦,但回头看,是值得的。

职场中的机会不会等人。很多人喜欢把年纪当作借口,觉得三十五岁以后,职场道路就只能下坡。其实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发现,所谓的限制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划出来的?有没有可能,机会一直都在,只是你没有用心去观察和抓住?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