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教育真的适合孩子吗?这“三力”才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有为奶爸育儿 2024-11-11 19:48:33

闺蜜告诉儿子,我上小学时,就跟着大人出去田里挖野菜、放羊了。你们什么活都没有干过,不懂得什么是吃苦,太安逸了,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没有想到儿子一脸无辜的说,我也想出去挖野菜,去农田劳作,去放羊,体验一下乡村的生活,但是根本没有机会呀!

闺蜜说,等放假,我一定带你去农村好好体验,这样你就知道劳动的辛苦,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了。

听完闺蜜的讲述,我笑着问,你也太理想化了吧?靠一次乡村体验,孩子就能懂得劳动辛苦,知道主动学习吗?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闺蜜这种想法,想给孩子吃苦教育。正如我们父母那一代人所言,现在的娃就是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出生就被全家人宠着。

不像以前,物质贫乏年代的孩子,吃糠咽菜,还要跟着父母一起去田地干活,从小就明白生活不容易。只有努力学习,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吃苦教育的意思就是说要承受痛苦,经历苦难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没有什么吃苦的机会。闺蜜这种思想,给孩子强化吃苦教育,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1、心血来潮,不会有效果

闺蜜感觉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不懂得劳动的辛苦,想让娃体验农村生活,以为经历了劳动之后,孩子就能懂得用心学习了。

事实上,凭借一次两次的农村生活体验,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正如闺蜜家娃所言,去田野里挖菜、去山上放羊,都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在孩子眼里,那是和大自然最美好的接触,感觉到很好玩。或许,娃会认为是家长带他们去参加亲子活动,属于休闲娱乐呢!

2、家长没有吃苦精神,孩子也难做到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穿戴、吃喝,还要求孩子去学会吃苦,这样也没什么说服力。

Tips: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够让娃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只凭借日常生活中随便一说,根本没有教育意义。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吃苦教育。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是一种美德

苦难也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很多名人都是因为从小吃苦,长大以后才成就了一番事业。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经历各种磨难才会百炼成钢,慢慢走向人生的巅峰。

也有很多家长,选择送孩子去军事化的夏令营,让娃参加生存挑战等活动,希望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有努力学习的恒心。

事实证明,只有快乐教育,才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斯宾赛的快乐教育理念说: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此时孩子的学习也是快乐的。

我们应该结合孩子的成长环境,从实际出发。孩子从小一帆风顺的长大,他们在家长人为宣扬吃苦受累教育时,根本没有什么想法。这样做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相反还会导致他们反感。

也有教育学者认为从学习的生理,心理过程中来看,学生如果感觉到很有意义,自己认为重要才会学得快乐。孩子的大脑被激活了,他们才会轻松愉快的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增高。

吃苦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

家长应该通过恒久的外在作用,将其转化为孩子内在的驱动力。给娃进行吃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他们独立坚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希望娃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我们可以着重从以下三力着手,比刻意的吃苦教育效果要好:

1.避险力

家长要教会孩子懂得保护自己,远离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娃在学校可能会和同学发生矛盾等,告诉娃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化解危险。

2.抗挫力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败和打击,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抗击压力,懂得用强大的内心来承受挫折。

生活中遇到一些小事情,可以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而不是家长大包大揽,给孩子体验的机会,他才能变得越来越坚强。

3.钝感力

孩子反应迟钝也是一种良好的能力,他们不会被别人的评价所影响。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安静,平静的生活。

结语:

家长应该秉承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用对方法,让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成长。本次分享的“三力”,您平时关注过吗?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