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哲学的等价原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静态的,一种是动态的。比如:网友A的三套动迁房变成了两套,不是卖掉了一套,而是一套已经跌没了,现在的三套房只能卖出以前两套房的钱。三套房还是三套房,总面积的不变性即是静态的等价性;三套房变成了两套房,价值的可变性即是动态的等价性。
房价跌破心理防线的事例已经变得越来越多,一般而言,在房价上涨的时期,两套房可能变成三套房,也就是两套房的钱等价于三套房的钱,投资房产赚钱,反之,在房价下跌的时期,三套房可能变成两套房,也就是三套房的钱等价于两套房的钱,投资房产亏钱。
网友B在2021年加高杠杆购买了上海仁恒西郊花园。800多万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首付仅用了100万。网友B是位“金融女”,她当时的投资理财想法很好,房子过6年翻一倍,升值800万,总价1600万,扣除6年银行和民间的利息成本300万,到时的实际净收益为500万。
6年获得500万的纯利润,比6年辛苦工作的收入还高,何乐而不为。3年过去了,事与愿违,楼市行情急转急下,好楼层的同户型房子挂牌680万,实际的成交跌到650万,首付跌没了,加上高杠杠贷款的利率、中介费、税费,实际的亏损超过250万,原以为能赚500万,现在却亏损了250万。
3年前800万两室一厅的房子等价于3年后650万同样的一套房子,房价预期的上涨变成了实际的下跌,中产阶层的财富缩水令人“心惊肉跳”。浙江大学房产专家虞某的观点没错,楼市出现分化,有些房子涨价,有些房子跌价。中山大学房地产经济学李某的观点有误,并非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可以随时随地“闭着眼睛买”。
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高价房和豪宅也在跌,一跌就是几百万,对于富豪和虞某、李某一类高收入人群而言,亏掉几百万也许无关紧要,相当于或等价于中产阶层亏掉几万、几十万,中产阶层一旦亏损几百万,可能导致家产的“爆雷”,一辈子难以脱身或翻身。一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具有比其它城市和非核心地段的房子更好的保值性或抗跌性,但在楼市下行的大背景下也避免不了房价下跌的行情。
虞专家和李专家可能通过付费网课和开办总裁培训班赚到了几百万、几千万,不投股市,投楼市,一直坚信楼市是娴钱的最好去处,假如两位专家在2021年或2022年花几千万购买了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几百平的房子,那么他俩也会成为“接盘侠”,亏掉几百万的首付。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商品住宅是很好的投资品,但也得看房产的大势和投资的时机。
虞某和李某在楼市见底的今年购买要比在2021年或2022年购买划算得多。买到就是赚到,“闭着眼睛买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房地产专家的“夸夸其谈”只能作为参考,相信自己的观察、调查和判断力才是最重要的,听专家讲经济学的原理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跟着专家去赚钱”,实际上没有几个专家成为了投资家、企业家和股市、楼市的操盘手,也没有任何一位“经济人”能够无限精确地预测市场价格的波动。
人均房子都40平了,还建多少房阿。有钱人都有好房了,就剩刚需,改善的了。咋办啊哈哈哈
觉得吧,高杠杆的事情,有个小变动都是受不了的,不明白的常人了!
放屁,老子三套动迁房320平米,90多万买的,现在价值千万,怎么个跌出2套?
房子10年前就卖不动了。
暴涨仅是黄粱一梦
大概当地平均工资1月/平方,这是正常价格!
现在哪个还敢买期房,随时都有可能烂尾,除非钱多
两代人的辛苦化为乌有,狗日的
做梦,还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