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天才少年班,自1978年3月开班以来,一直话题不断。这个天才少年班也确实培养出许多少年英才,然而,教育是社会的根基事业,若是有哪个环节忽略,或是进展过于快速,也可能反过来影响孩童的全人发展,因此对于少年班将10余岁的早慧儿当成大学生来培养,让他们在身心还未成熟时,就去接受高深的大学教育,也有不少反对声浪,批评是“拔苗助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自1978年3月开班以来,可说是毁誉兼具,也引起社会对于教育真实意义的反思。
与知名的少年班代表:宁铂、谢彦波一样,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的干政,也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与宁、谢2人齐名的神童。1978年,3人同时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当时的干政只有12岁,却展现出同龄人没有的聪慧。
那时,“干政切瓜”的故事最为人知,当年他参加中科大少年班招生考试时,老师以切瓜为题目考验干政,1片西瓜横竖各切多少刀、会留下多少块,随着数字不断地持续上升,越来越复杂,12岁的干政却始终能快速就算出正确结果,计算能力惊呆众人,活像1台“行走的计算机”。
就这样,干政顺利通过考试,考进了中科大的少年班,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没过几年,他就在中国科技大学顺利完成了物理本科学业,并于16岁本科毕业后,以全国物理赴美研究生考试第2名的优秀成绩,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前途非常被看好。
不过,干政的人生,也从赴美后急转直下,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和自己的导师也无法相处,后来,书读不下去的干政,不得不半途而废,放弃美国的博士学位,回到中国。
说起来,干政的人生轨迹,与我们先前说过的另1位神童谢彦波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在天才少年班完成本科学业后,就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理论物理,也都是因为差不多的挫折,铩羽而归。
多年的努力成了泡影,回国后的干政,拒绝了校方继续读博士的请求,虽然尝试过找其他工作,但都没有成功,这让他的自信和自尊深受打击,性格变得更加怪异和封闭。
后来,干政干脆就不找工作了,长期将自己封闭在家里,成了依靠父母的啃老族,精神方面据说也出现问题,几乎不愿意出门。曾有当地记者试图上门采访,但都被干政拒绝,只说自己的生活每天都一样,很是单调,没有什么可说的。
多年过去了,干政几乎不曾再出现在公众视线范围,有媒体报道称,他仍隐居在离中科大东区不远的小区,与母亲相依为命,与世隔绝,不问世事,只靠着母亲一点微薄的工资生活,这样的际遇,不禁让人替这位曾经的天才神童感到无比惋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