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了词人逆境中乐观的心态

长安听雨 2023-10-09 10:40:27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也就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写下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记事抒怀,表现出词人豁达的胸襟,寄寓着超凡的人生理想。

定风波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上阕着眼于雨中,写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词人逆境中乐观的心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词人用“莫听”、“何妨”两个否定词来否定再否定,写出了自己冒雨行走的坚定、淡然:不要去听那风雨潇潇、穿林打叶的之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有外物影响不足挂怀之意,更增加了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用“轻”、“任”二字,写出身处逆境的乐观心态:脚踏草鞋,手拄竹杖,词人感到轻松自在胜过骑马,他不禁说道:小小风雨有什么可怕?平生一路走来,带着一身烟雨,我也能处之泰然。

下阕侧重雨后,写雨过天晴的情景,表现了词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雨过天晴引出感触,写出词人难得喜悦的情绪:料峭春风吹来,词人酒意渐醒,刚感到微微寒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又将他相迎。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点明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可见,此两句堪称点睛之笔。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已晴了,词人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不由得抒发感触:回头看看那所经过的凄冷萧瑟的地方,然后淡然归去;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展现出词人坦然面对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依然乐观前行,去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全词篇幅虽短,但内蕴丰富,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记事抒怀,却意境深邃。

8 阅读:142
评论列表
  • 2023-10-09 11:59

    南柯子 白露》 入眼凉风近, 草木带泣痕。 枝头蝉鸣已无音。 东墙花蕊底下, 蜂正亲……… 蛩叫声切切, 小径暗深深。 青丝三万齐腰身。 向晚亭上独立, 待何人?

    长安听雨 回复:
    感谢欣赏和精彩点评支持![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