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提倡积极入世,在天人合一整体论背景下,认为通过积极入世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其最高标准是与天地融合为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投身社会,便能见到众生相。
入世,让人在世俗中实现价值。在世俗之中,人们关注自身利益和关联亲人的利益,这是人性的特点。
然而,不能让趋利避害绝对化,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正确的判断。比如,权力的含金量可以通过社会优秀青年学子的职业选择来判断。
如果年轻人从政、从商、从文均能实现人生价值,那么借公权力搞腐败的动力基础就会发生根本变化。只有从更广阔更深层次追寻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入世也让人了解不同的人生百态。《入世的巅峰》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展现了古人曾经信守过的、坚持过的生命理想和美的规则,以及当时的人间百态。
画中有五百多人出现,每个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生动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正如书中所写,张择端用《清明上河图》描写了一个江湖,其实是在描写世人的人生百态。在这繁华之下,又有些许忧虑。
入世还能让人学会在世俗中寻找自己真正的价值。外卖骑手在世俗的眼光中,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为了家庭责任忙碌。
他们虽然会遇到异样的眼光,但也可以通过做好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增加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比如保证餐品的完好无损、温度不会下降,举报有环境卫生问题的商家等。
入世见众生,让人在世俗中实现价值,了解不同的人生百态,为进一步见天地、见自己奠定基础。
二、格物致知见天地(一)不同视角理解格物致知印光大师认为格物致知中的 “物” 是指心中不合理之私欲,只有格除这些私欲,才能让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皆合情理。
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阐释则强调通过在事上正念头实现良知,即遇到事时会有念头出现,通过询问内心念头的对错,将让自己烦恼的念头调整为让自己喜悦的念头,按着这个正念去做事,就是实现良知。
同时,王阳明认为个人能够达到真正的知识并非通过抽象思考和理论推导,而是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通过亲身感受和实践,个人才能够深入了解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从而逐渐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被各种欲望和杂念所困扰,内心难以平静。
而格物致知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获得内心平静的方法。当我们格除心中不合理的私欲时,便能摆脱这些欲望和杂念的束缚,获得正知正见。
正如一些观点所提到的,没有比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更好的让心真正宁静下来的方法了。
通过格物致知,我们可以抛开心中的预期、假想、欲求,去正确地思考,以一种非常科学的思考方式 —— 内思,来强化元神意识,让心变得放松、自信、宁静。
当我们达到这种状态时,就能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很多人的内心失去了平静,而格物致知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内心的平静,洞悉事物的本质规律,更好地理解他人、关爱他人,从而进入一种更加和谐的状态。
三、见自己的方法与意义(一)独处中见自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独处成为了一种难得的奢侈。
每天为了工作、家庭和社交忙碌奔波,我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然而,正是在独处中,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每天留出独处的时间,回顾一天的经历,就像是给自己的心灵做一次深度扫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自我觉察和认识自己。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乐,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
比如,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时的喜悦,与同事发生冲突时的愤怒,或者是面对困难时的焦虑。通过对这些情绪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渴望。
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真正渴望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同。独处还能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审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在安静的独处时光里,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二)他人眼中见自己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他人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我们自己看不见的一面。从他人的眼光中看见自己,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自己的方式。
通过与他人的真实沟通,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和特点。我们可以问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评价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惊讶,也可能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例如,我们可能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坚强独立的人,但在朋友眼中,我们可能是一个需要关心和支持的人。
这种不同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有更完整的认识。同时,与他人的沟通也可以促进我们的自我反思。
当我们听到他人的评价时,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的行为和态度是否需要调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三)真实生活中见自己真实生活是检验我们自己的最好场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反应和行动往往是最真实的自我表达。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某种类型的人,但在真实生活的考验下,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另一面。比如,一个人可能认为自己很勇敢,但在面对危险时,却表现出了恐惧和犹豫。
这种反差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潜意识和内在动机。真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当我们面对困境时,我们可能会展现出自己从未意识到的坚韧和智慧。通过这些经历,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弱点。
通过真实生活中的反应和行动,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自己,实现自我认知的深化和提升。
四、人生三见的价值与展望入世见众生,让我们在世俗的喧嚣中领略人生百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对社会的参与,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还能让我们学会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寻找价值和意义。正如外卖骑手在平凡的工作中,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找到了自我价值的认可。
这种对众生的观察和体验,为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大门,为后续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格物致知见天地,则是在对事物的深入探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印光大师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阐释,都强调了去除私欲、通过实践领悟事物本质的重要性。
在当今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格物致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摆脱欲望束缚、洞悉事物规律的方法。通过格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关爱他人,进入一种更加和谐的状态。
这种对天地的洞察,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邃。
见自己,则是在独处、他人眼中以及真实生活中,不断地反思和探索自我。
独处让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他人眼中的自己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促进自我反思和完善;真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则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不足。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人生三见的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意义重大。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