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困难时期,延安碾庄乡石家畔村一户老农,意外收到北京毛泽东主席托人送来的一份礼物:二斤白糖、两瓶好酒和两块布料。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毛主席和大家一样不吃肉不吃蛋。这一消息迅速传遍附近几个村庄,人们纷纷投来羡慕和赞叹的目光。这位老农名叫杨步浩,全家人看着这些珍贵的礼品,兴奋了几天几夜。
苦难的童年杨步浩出生在陕西横山,8岁时母亲去世,10岁起便给地主当小长工,端屎倒尿,挨饿受冻。1928年,陕西全境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大旱灾,据当时《申报》记载:死亡25万人,出逃40万人,为20世纪世界十大灾害之一。“殷实之家,举室啼哭,中下各户,延颈待毙,晋豫人贩蜂拥而至,妇孺身价不及斗米三分之一……”
杨步浩随父亲逃难,流落石家畔乞讨。第二年,父亲和小娃相继饿死,他只有靠租种和揽工度日。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随后杨步浩分得80垧地和1孔窑,从此结束非人生活。加上他的吃苦耐劳,全家人逐步过上有吃有穿的日子。
替毛主席代耕1941年前后,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加之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军民被迫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延水河畔、南泥湾里,到处飘荡着《开荒歌》《生产大合唱》的歌声。
杨步浩同样不甘落后,他带领妻子、兄弟、子侄们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在1943年初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他被评为甲等劳动英雄。参加表彰大会时,杨步浩听王震旅长讲,毛主席、朱总司令也同战士们一样,要完成生产任务,每年也要交一担公粮。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杨步浩很受感动,心想中央首长工作那么忙,还要抽出宝贵时间种地交粮,那该有多辛苦啊!他想到了为毛主席、朱总司令代耕,便跑到领导那里去请求:“主席他们每天工作那么忙,这每年一担的公粮由我代交了行不行?”
领导被他的真诚打动了,同意了他的请求。杨步浩得胜般回到家里,留下少数口粮后,将新打的粮食全部搬出来装到车上,赶着骡子进了县城。领导看见他拉了这么多粮食,一脸惊诧地问:“怎么拉这么多?”“我代毛主席、朱总司令、周副主席、刘少奇、任弼时5位党中央领导交公粮。”杨步浩的话中充满豪情壮志。
县政府领导把杨步浩的想法写信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为这位汉子的热心壮举所感动,让乡里问他代耕需要什么条件。杨步浩要了四头驴、四把犁、四把犁耙、四石小米,开始了他的代耕任务。
很快,毛主席便接见了杨步浩。杨家岭,毛主席热情地走出窑洞,问他:“你就是杨劳动英雄?”一边伸出大手,把杨步浩拉进窑洞里。杨步浩望着这位身材高大、一头长发、一身破旧军装的中年人,心想这分明像个农民嘛。
毛主席问杨步浩年龄,娶媳妇没有,一阵交谈后,杨步浩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毛主席笑着说:“听说你帮我完成了公粮,你为什么要代我和朱老总耕田啊?”杨步浩含泪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回忆起靠吃树皮、草根、野菜过日子的不堪往事。
他由衷地说道:“吃米不忘种谷人,穿青不忘种靛人,我过上了幸福生活,不能忘了共产党和您的恩情呀。现在主席工作这样忙,还要每年完成一担公粮,我实在过意不去。我每年帮主席完成公粮,完全是应该的,主席可以多吃点口粮,身体健康,好干革命、打鬼子。”质朴的一席话,令毛主席开怀大笑,“好,好,你说得我很高兴。”
毛主席邀请这位农民朋友共进午餐。第二天,他领着杨步浩来到自己的菜园,亲手摘了些西红柿送给他,还给他的孩子送了腊肉和饼干。杨步浩知道毛主席喜欢吃辣椒,就种些辣椒、西红柿等,时不时给毛主席送去,赶上饭点就在那里吃顿,彼此亲如一家人。
杨步浩代几位领导人耕种交粮,直到1947年党中央离开陕北。
给毛主席送金匾1945年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群英会,杨步浩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获得8万元奖金。这年11月28日生日,他收到了一份厚礼:毛主席、朱总司令派人送来一幅写着“与人民同寿”的大红绸幛和20万元边币。杨步浩激动不已地说:“这咋成,这咋成……”
要知道,在延安的13年里,毛主席没有给自己过一次生日,他却把这位农民朋友的生日记在心间。知恩图报的杨步浩,与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人的往来更加多了,逢年过节或得知哪位领导患病,他都会设法前去看望。
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大救星。转眼已是第二年春天,正月十五那天,杨步浩带领六乡秧歌队,来到王家坪给毛主席献匾。当毛主席接过这块以延安川口六乡人民名义赠送的,五尺长、三尺宽、上书“人民救星”四个大字的大红金匾时,高兴地说:“我感谢六乡的全体人民,祝贺六乡的全体人民,祝贺六乡人民今年夺得大丰收。”后来这块大红金匾被悬挂在中央小礼堂,以供来人观赏。
这一幕被工作人员用相机拍了下来。遗憾的是,照片里的杨步浩仅露了两条腿,看不见脸,但他却开心地说:“能为毛主席抬匾,值!”
迎接毛主席谈判归来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杨步浩日夜牵挂着毛主席的安全。当他得知毛主席要回来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大早便跑到宝塔山上去等飞机。
漫长的等待,远处终于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是毛主席回来了!杨步浩连爬带滚地向山下机场奔去,等他气喘吁吁地赶到时,毛主席一行已经回枣园了。
杨步浩跑回家里,捉了两只老母鸡,提着一篮鸡蛋,赶了十多里路,来到枣园毛主席的住处。警卫员看见满头大汗的杨步浩,知道他是毛主席接见过的劳动英雄,便放了行。
杨步浩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说:“可把我们想死了,延安的老百姓日日夜夜为主席的安全担心,今天总算把主席盼回来了。”说着禁不住掉下两行泪来。
毛主席笑着说自己很好,拉着他聊了一会儿家常。
临走时,毛主席无论如何不肯收下杨步浩带来的东西。他只好拎着鸡和蛋假装往回走。走了几步,回头发现毛主席已进屋,便悄悄把鸡和蛋放在门口,快步离去。
1947年春节,杨步浩去给毛主席等人拜年。毛主席关切地问他,胡宗南要进攻延安,党中央决定暂时撤离,你是劳动英雄,又有点名气,敌人来了你很不安全,你随我们一起转移还是参加地方游击队呢?
杨步浩说:“我不能拖累您,我要和游击队一起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后来,在安塞真武洞庆功大会上,杨步浩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受到王震旅长的接待,林伯渠直夸“杨步浩游击队打得好”。
党中央撤离了延安,毛主席和杨步浩从此分开,唯有惦念。
进京见毛主席1952年,陕西省委组织劳模到北京观礼,杨步浩趁此给毛主席写了封问候信。三天后,毛主席派人邀请杨步浩去中南海,淳厚朴实的他连忙摆手:“我什么东西都没带,怎么好去见主席呢?”工作人员对他说,不要紧的,您尽管去好了。
毛主席亲切接见了杨步浩,详细询问延安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乡里有多少互助组?有多少羊?多少骡马?乡亲们平时吃什么?有没有受灾?年成好不好?群众对干部有没有意见……
杨步浩如实作了回答。毛主席又问:“你们有什么困难?”杨步浩反映延安医疗设备落后,医院和医生都很少,农村一个乡才一个卫生员,生了病没法看医生。毛主席当场表示要送一些医疗设备。
接着,毛主席说:“杨劳动英雄,你过来同我坐一起好不好?”杨步浩立即走去坐到毛主席那张长沙发上,工作人员为他们拍照合影。
毛主席留杨步浩吃晚饭,并对秘书说:“杨劳动英雄年纪大了,衣服不好,你给杨劳动英雄换套新的。”
第二天,杨步浩就穿上了毛主席送的新棉衣,还有两块华达呢和苏联花布,让杨劳动英雄带回去给孩子做新衣服穿。
杨步浩回到延安,向专署领导汇报了情况,然后做了一面锦旗,装了一袋土特产,托专署领导到北京时务必要带给毛主席。后来,毛主席来信说礼物收到了,很感谢,并特意寄上40元钱。
在毛主席的关心下,中央派了一支医疗队到延安巡回医疗,历时一年,解决农民治病难问题,又给延安特批了一些医疗设备。
列车上的趣事前文提到,1961年灾难时期,毛主席托人给这位老朋友送来白糖、好酒和布料。思念毛主席心切的杨步浩,又燃起了进京看望毛主席的强烈愿望。他写信给毛主席说:“主席,我很想念您老人家,很想去看看您,不知您有空没有?”
不久,毛主席来信,欢迎杨劳动英雄来北京玩玩。杨步浩让老伴赶制了10来个小粗布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特产,肩挑手提地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
在火车上,杨步浩把口袋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两张长椅上,足足占了6个座位。列车员来了,要帮老大爷把东西放到行李架上去。杨步浩阻止道:“别动,别动,这些东西不能放在上面。”列车员表示可以放在椅子下面,杨步浩又阻止道:“不行,不行,椅子底下更不能放。”在他眼里,这些都是宝贝,更是对毛主席的心意。
列车员疑惑不解,杨步浩敝帚自珍般说:“这是小米,这是高粱,那是花生,那是红枣……”列车员似乎有点不耐烦:“我当是什么宝贝呢,放在地上有什么关系?”说着又想动手帮忙挪动,杨步浩连忙伸手拦住,不无自豪地说:“这是送给毛主席的!”
这一声虽不大,却犹如霹雳一般。列车员愣住了,这位衣着破旧的老大爷,一副陕北农民的打扮,真的是去见伟大的毛主席吗?她心中充满疑惑。杨步浩有“尚方宝剑”在,自信地从怀里抽出一封信,扬了扬,“你看信,你看信……”
有好事的乘客围了上来,“呀!真是毛主席的信,你看那签名,谁都认得出来。”“是真的,毛主席的亲笔信!”车厢里顿时炸开了锅。列车员认真地看了下信封,惊讶地问:“您就是杨劳动英雄吗?”杨步浩回答:“俺就是。”列车员赶紧热情地说:“我带您到列车长那儿去,给您安排个好车厢。”
杨步浩被安排到软卧车厢里,礼品被整整齐齐堆放起来,一路上犹如英雄般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进了北京站,列车员们帮忙拎着东西直到送他出站,分手时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杨老大爷,您见到毛主席,请代我们向他老人家问声好,千万可别忘了啊!”
吃了毛主席8个馍馍杨步浩找了个小旅馆住下。他对服务员说:“同志,请你给我挂个电话。”“挂哪里?”“挂国务院,找周总理,如总理不在,找陈毅也行。”他想着等主席有空了通知自己。
服务员见他如此口气,自然有几分不信。当杨步浩从怀里掏出那件“宝贝”后,服务员这才连忙向旅馆支部书记汇报。第二天,周恩来总理派来一位秘书,用小卧车接杨步浩搬进国务院招待所。
一位姓陈的处长三天两头过来嘘寒问暖,并带杨步浩到首都各处游玩,国庆节又请他上观礼台观礼。杨步浩享受了一回贵宾的待遇,心中充满无限感激。
10月20日,毛主席接见了他的农民朋友,拉着手与他并坐在一张沙发上亲切交谈。毛主席自然关心延安的情况,详细询问了延安人民的生产生活现状,又问大家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
杨步浩想了想,掰着手指说:“延安人民现在有三点要求。第一,延安人民非常想念毛主席,我们希望主席再回延安一次,乡亲们想看看您老人家。”毛主席笑着说:“好,好,以后一定再到延安去看望乡亲们。那第二条呢?”
“延安疾病多,医疗条件不好,农村里生了病得不到治疗。”
毛主席问:“延安地区现在有多少医务人员?多少医院?多少病床?”杨步浩憨厚地笑了,说自己也不清楚。
毛主席说:“一定给你们解决!”
杨步浩想起自己出来时的种种不便,说:“第三点,延安交通不便,汽车又少,出来看主席一趟真不容易。”
毛主席又问:“现在延安有多少汽车?”杨步浩依然答不上来。毛主席再问:“现在缺多少汽车?”杨步浩还是答不上来。
毛主席笑了笑,说:“你回去叫陕西省委把延安的医疗情况和交通情况调查清楚,报告中央。中央给你们解决!”
谈话结束后,毛主席与这位农民朋友一起拍了照,又请他吃了午饭。杨步浩曾回忆说,毛主席吃的那个馍很小,就像鸡蛋糕那么大,是面里加鸡蛋做成的。杨步浩吃了两个就不好意思了,毛主席笑着指指饭桌说,你经常干农活,吃得多,你多吃些。于是他又吃了六个,虽然还不是很饱,但他确实不好意思再吃了。
去省委汇报工作毛主席的秘书为杨步浩买好回家的车票,又送他上了火车。
列车上,杨步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开心的是,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毛主席,又送上了乡亲们攒上的红枣、芝麻、核桃等。难过的是,现在正是国家的困难时期,主席比之前瘦了好多,而自己却吃了他老人家八个馍馍。还有,主席让我回去向省委汇报,可我怎么去见省里的领导呢?警卫会让我进去吗?他想了很多。
百无聊赖中,杨步浩将毛主席秘书给他买的旅行袋打开,掏出他和毛主席合影的相框仔细端详着。有了!拿条带子把这照片相框挂在胸前不就是“通行证”吗?他笑了笑,恢复了信心。
回到西安后,杨步浩很快便见到了省委领导。陕西省委及时将延安地区的医疗和交通情况写了份材料,上报中央。不久,中央便下拨100辆汽车和一批医疗设备,调配一批医务人员,用以改善延安地区的交通和医疗条件。至此,在延安至西安的黄土高原上,出现了“延安公路运输公司”的交通车辆,不断地在两地来回穿梭着。
第三次进京1975年,远在延安的杨步浩,得知毛主席、周总理病情加重时,他昼夜难眠,固执地要再进京见老朋友一面。
中央办公厅的同志热情接待了这位老英雄,但毛主席、周总理此时均在住院治疗,不便于会客。
病榻上的毛主席、周总理得知老朋友进京探望,自然很是感动,但医生的意见又不好不听。于是,他们分别委托朱德委员长和王震副总理代为接待杨步浩。
在朱德、王震家里,杨步浩受到热情的款待,他们促膝而谈,回忆在延安时的点点滴滴。朱德委员长为杨步浩在笔记本上题下“延安应该赶大寨”,王震副总理为他题写“发扬光大伟大领袖毛主席培育的延安革命精神”。多年以后,当杨步浩的后人拿起这个笔记本时,总能如数家珍般讲起当时的情景。
进京为毛主席守灵延安人民等候毛主席重返革命圣地的心在煎熬着,在日夜期盼中,他们却迎来了最不愿听到的噩耗。
1976年9月,杨步浩收到“毛泽东治丧委员会”的邀请。这一次,他是以毛主席“生前好友”的身份进京的。
心如刀绞的杨步浩,见到敬爱的毛主席躺在水晶棺里时,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头扑倒在地,跪在毛主席的灵前嚎啕大哭。在他为毛主席守灵的时段里,人们总能看见那个劳动英雄挂满泪痕。
领袖毛泽东与农民杨步浩的这段深情厚谊,持续了30多年。一年后,这位老英雄便追随毛主席而去。
那是1977年7月6日,延河上游的安寨、志丹等地下了一场特大暴雨,延河出现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灾。
那天深夜,睡梦中的杨步浩,和他的老伴、儿媳、以及一个孙子不幸被洪水淹没,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巧合的是,那天正好是朱老总逝世一周年纪念日。
延安人民为了纪念杨步浩这位老英雄,为了纪念他和毛主席的那段深厚感情,特意将他葬在了毛主席王家坪旧居的后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