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遗老”有多狂?写信给袁世凯:你当十年摄政王就让权给皇上

星河滚烫是光芒 2024-12-18 10:40:03

前言

辛亥革命的爆发宣告了清朝的灭亡。

在这场社会巨变中,有一群人始终对旧制度念念不忘,试图扭转历史潮流,恢复清朝的统治。

他们被称为“大清遗老”,在新生的民国时期继续顽固地坚守着对清朝的忠诚。

在这些人中,劳乃宣无疑是最为狂热的代表。

他不仅公开反对民国政府的政策,甚至还向袁世凯进谏,建议他暂时担任“摄政王”,辅佐溥仪十年后再将权力交还皇上。

这位“大清遗老”到底有多狂?

顽固守旧的种子

劳乃宣出生于1843年,河北广平府的一个士绅家庭。

生在这样的家庭中,他从小接受了严格的封建教育,对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有着极深的崇拜。

他深信“忠孝节义”是人一生的最高追求,认为士子唯有通过科举才能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的栋梁。

他的家人对他寄予厚望,劳乃宣也不负众望,在二十岁时考取了举人,二十八岁时考中进士,成为了一名清朝官员。

在劳乃宣的仕途中,初入官场的他满怀抱负,认为凭借自己的才学和对礼教的坚持,可以在朝廷中谋取一席之地。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逐渐磨灭了他的意气风发。

自三十多岁起,他便担任直隶省多个县的知县,如临榆、南皮、蠡县等地,一干就是二十余年,始终没有得到升迁的机会。

他的仕途如同一潭死水,甚至连稍微重要的职务也没有机会担任。

这段漫长而低调的基层仕途让劳乃宣愈发固执地认为,只有严格遵循传统,国家才能强盛。

他开始坚守传统价值观,成为封建礼教的忠实捍卫者。

义和团运动爆发时,劳乃宣担任吴桥知县,他敏锐地察觉到义和团的行动可能会给清廷带来危害。

因此,他并不支持义和团,甚至多次捕杀当地的义和团成员。

在他看来,义和团虽不反清,却是乌合之众,可能会导致外部势力的干涉。

然而,清廷高层却对义和团抱有幻想,甚至将其引入京城,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对抗列强。

劳乃宣对此深感失望,认为这是清廷在自掘坟墓。

他无奈辞职,选择了暂时隐退,怀着对清廷的忠诚,劳乃宣内心的顽固保守思想愈发根深蒂固。

顽固守旧的“韧叟”

随着清朝逐渐走向衰落,清廷试图通过改革挽救摇摇欲坠的统治。1909年,清政府推出了《新刑律》,这是一部结合了现代法制理念的新法典,试图在传统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法治思想。

新刑律中包含了许多新的条款,废除了封建时代的一些传统惩罚方式,注重保护公民权利,试图为清朝的统治注入新的活力。

劳乃宣却对此愤怒不已,认为这些新法的推行是对传统礼教的背叛,是在摧毁清朝的根基。

劳乃宣认为,封建社会的稳定依赖于“父子之伦、长幼之序、男女之别”等伦理纲常。

而《新刑律》则试图削弱这些观念,主张平等,倡导权利,这在他看来是无法容忍的。

劳乃宣坚信,社会的秩序应当建立在等级分明的基础上,任何试图打破这一体系的行为,都是对国家根基的动摇。

因此,他在朝廷上强烈反对新法,并将自己改号为“韧叟”,以示对封建礼教的坚守不移。

他曾在朝廷上多次上疏,声称“新法不可行,若不维持礼教,大清必亡”,誓死维护旧制,成为清朝遗老中的“顽固派”代表。

他的言辞激烈而偏执,与清末推行改革的新派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他反对新法的态度坚定,却无法阻止清廷新政的推进。

面对现代化的浪潮,劳乃宣逐渐被边缘化,但他始终固执己见,认为新政和变法是导致清朝衰落的罪魁祸首。

他对大清的忠诚逐渐转变为对旧制度的执念,这种顽固保守的思想逐渐将他推向了社会的边缘。

复辟幻想

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朝,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劳乃宣却对此始终拒绝接受。

他认为清朝的覆灭是一场悲剧,民国的建立并不意味着皇权的终结。他坚信,只要条件成熟,清朝依然可以复辟。

此时,手握实权的袁世凯在他眼中成了复辟的关键人物。

劳乃宣觉得袁世凯可以成为清朝复辟的助力,于是,他大胆地向袁世凯写信,提出了“共和正解”的复辟主张。

在信中,劳乃宣将“共和”解释为“权臣辅佐幼主”的形式。

他认为,历史上的“共和”并非废除皇权,而是由有力之臣暂时执政,等到幼主成年后再归还权力。

他以周公旦辅佐周成王的例子为依据,提出“十年摄政”的建议,建议袁世凯以“摄政王”的身份执掌政权,待溥仪成年后再将权力归还皇帝。

他坚信这种模式才是真正的“共和”,既能维持清朝的皇权,又能满足袁世凯对权力的需求。

为了说服袁世凯,劳乃宣还特意撰写了《共和正解》,详细阐述了他的理论,托人一并呈交袁世凯。

他的提议不仅荒诞不经,还流露出对民国共和体制的强烈排斥。

袁世凯虽然感到荒谬,但出于对清朝旧臣的尊重,还是派人带去了600大洋,以示慰问,并邀请劳乃宣担任参政。

劳乃宣却认为袁世凯根本没有复辟的诚意,婉言拒绝了参政一职,愤愤不平地继续怀抱他的复辟幻想。

最后狂热

1913年,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葬礼在北京举行,这次大典成为清朝遗老们聚集一堂的机会。

劳乃宣闻讯后专程从青岛赶到北京,身着清朝官服参加祭礼,与其他遗老们一起表达对大清的忠诚与怀念。

在祭礼中,劳乃宣见到穿着西装参加祭拜的前清官员孙宝琦,怒不可遏。

他认为孙宝琦身为大清旧臣却身着洋装,这是对清朝礼仪的侮辱,于是当场质问:“你是哪国人?”并激烈斥责他有失礼义。

其他遗老如梁鼎芬等人也加入了斥责的行列,现场一度混乱,甚至演变成劳乃宣等人对孙宝琦的围攻。

这场因为服饰引发的争执后来被称为“灵棚事件”,成为清朝遗老们对民国制度不满的标志性事件。

这些旧臣依然无法接受新时代的礼仪与文化,不愿放下自己的封建观念,将民国的变革视作对传统礼教的亵渎。

他们的行为不仅是对旧制度的偏执怀念,也在无意间展现了清朝遗老们在新旧时代交替中的极端迷惘。

在“灵棚事件”之后,劳乃宣和其他清朝遗老的复辟热情并未消减。反而,他们在私下频繁聚会,商讨如何推动清朝复辟的行动。

劳乃宣在青岛担任“尊孔文社”监督,以“尊孔复古”为旗帜,吸引了一批旧臣和顽固分子加入其复辟活动。

这些人日常研究复古理论,构思复辟计划,期望以孔教伦理为支撑,重建清朝的权威。

劳乃宣还曾幻想依靠外国势力的支持,例如德国,来帮助清朝复辟,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动,这一念头也最终破灭。

1917年,张勋率领的辫子军进京,迎接溥仪再次登基,劳乃宣对此异常激动,认为复辟之日终于来临。

他不顾年迈,立即赶赴北京,效忠新任皇帝溥仪,并被授予“法部尚书”一职。

虽然已接近八十高龄,劳乃宣依然精神矍铄,抱着法典日夜研究,立志要为新生的清廷效力。

但张勋的复辟仅仅维持了十二天便因讨逆军的介入而告失败,劳乃宣的短暂“复职”生活也随之终结。

当讨逆军攻入北京城时,劳乃宣一度想要在法部大堂上“以死殉国”,他在大堂中悬挂了一根绳索,发誓如果讨逆军逼近便以自尽表忠。

可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炮弹落在法部大院,吓得劳乃宣丢下忠诚的誓言,匆忙脱下官服,慌不择路地逃走,连悬挂的绳索都来不及带走。

这根空荡荡的绳索成了劳乃宣复辟梦想破灭的象征,随风摇摆,仿佛在嘲讽他那荒诞而顽固的忠诚。

复辟失败后,劳乃宣成为了讨伐军的通缉目标,不得不隐匿行踪,逃往青岛。

他潜藏在青岛的偏僻之地,依靠担任一所学校的监督度日,生活平淡而清苦。

他常常对复辟失败心怀怨恨,时而长吁短叹,时而作诗感怀,表达自己对旧朝的无限怀念。

虽然他在晚年日益孤独,被社会遗忘,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一生忠诚于清朝,不曾背叛。

结语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劳乃宣的故事体现了旧制度在新社会中的无力。

他的执念如同一叶孤舟,企图逆流而上,然而历史的巨浪最终将他拍打到社会边缘,成为时代的弃儿。

他的坚持让人唏嘘,但更让人清晰地看到: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拥有真正的未来。

劳乃宣的荒诞忠诚与执迷,是旧制度注定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缩影。

在历史的洪流中,任何对变革的抗拒终将沦为笑柄,无法改变历史前进的方向。

0 阅读: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