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河北沧州南部的桑园镇,是吴桥县城所在地,1952年之前隶属于山东德州管辖。本组图片拍摄者为日本战地记者奥园,拍摄时间为1938年至1941年间。
桑园沦陷
1937年10月3日, 桑园镇被日军侵占。图为桑园城门前的作战工事,日本人架着机枪正在警戒。此时,德州还没有沦陷。
南运河
1941年7月,行驶在南运河上的鬼子蒸汽船,后面用很粗的麻绳拖着一条大木船。这是日本人的水上流动商店,沿运河一路向南兜售廉价货物,用以笼络人心。
水车
从南运河的船上向对岸眺望,高高的堤岸上只有一头孤零零的老牛拉着水车,在“吱吱扭扭”的声音中,一圈圈不厌其烦地打着转。
百姓
这是另一种汲水方式,两个男子面对面站在河岸边,手握拴着水斗的绳子正齐心协力将河水送到高处。岸上站着很多百姓,他们不是看打水,而是看河上日本人的蒸汽船。
辘轳
运河边上,一名男子正在用手摇辘轳从河中取水。所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一个木架子,一只辘轳,一只木桶。
灌溉
男子将打上来的水倒入水槽中,水便沿着导流槽直接流到需要灌溉的庄稼地里去了。
锄地
距离运河不远的一块菜地里,一名戴着斗笠的农夫正在用锄头去除地里的杂草。由此可知,这是是距离桑园城不远的地方。
村庄
在一个小村庄里,一名男子站在门外的矮墙边,正在整理一些竹枝,这些是制作竹扫把的材料。
扎扫帚
当年,扎扫帚是这个村子百姓的主要副业,完全依靠手工。图为一名男子坐在地上,正在扎一只很大的竹扫帚。
工具
男子脚边放着两把用来捆扎扫把的铁丝,过去没有老虎钳,是用双脚的力量将铁丝扎紧。注意看他双脚蹬着的工具。
作坊
当时,扎扫帚完全是一种家庭作坊式地制作方式,常常是一家老小齐上阵。
称重
一名男子正在用杆秤给竹扫把称重,过去的扫把是按重量卖的吗?在他身后的墙体上,贴着“肥田粉”的广告,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化学肥料了。
运输
成捆的扫把堆放在路边,先用马车拉到运河边上,然后再用运输船运往天津一线。
联庄会
正在田间巡逻的联庄会队员。联庄会最初是为了防范匪患而成立的民间武装,由各村的护村队联合而成。桑园沦陷之后,这个组织被汉奸所把控, 将矛头对准了抗日武装力量,成了日伪的帮凶。
队员
扛着红缨枪的一名联庄会成员,身上戴着肚兜,据说可以使自己刀枪不入。
武器
联庄会所装备的武器都是一些冷兵器,主要是红缨枪和大刀片。刀鞘上写着“佛法无边”以确保安全,可以说是非常的愚昧。
合影
一张让人五味杂陈的合影照,镜头里人物众多,几个日本兵和汉奸头子坐在正中间,周围是联庄会的成员和很多小孩子,几个伪军站在角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