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苏联国际儿童院没有中文课,毛主席:孩子们的教育必须要纠偏

碎念绕心尖 2025-01-08 19:37:5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根,如果孩子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还谈什么文化自信?”

这话听起来有点刺耳,但在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国际儿童院,这却是中国孩子们面对的真实困境。

那是一所专门收留各国革命者子女的学校,可惜,中文课却“缺席”了。孩子们用俄语学习、用俄语交流,甚至连梦里都在说俄语。

这样的情况,偏偏被远在中国的毛主席知道了。他的反应很简单纠偏。

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是1936年,毛主席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因战争动荡被送往苏联,进入位于伊万诺沃的国际儿童院。

他们当时不过十四、十五岁,在那里接受科学文化教育。说是国际化,但这所学校的教学语言只有俄语,外语课也教的是德语。

换句话说,中国孩子们的母语被彻底忽略了。

毛主席得知后,内心很不是滋味。他不只是一个革命者,还是一位父亲。

对于他母语是民族的象征,是文化传承的桥梁,更是孩子们未来认同自己国家的重要基础。

他给苏联的中共机构发了电报,要求“纠偏”,要让中国孩子们重新学习自己的语言和传统文化。

这条指示让远在苏联的中共同志们忙活了起来。他们四处寻找合适的人选,最终,一个名字进入了视线郑一俊。

这位教导主任,表面看像个苏联人,实际上是地道的河南人。他不仅国学功底深厚,还能把枯燥的经典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都爱听他的故事。

郑一俊的出现,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转折点。

郑一俊的课,一点也不像传统的古文教学。他擅长将《史记》里的经典桥段变成生动的故事。

勾践卧薪尝胆的传奇,他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毛岸英一度被这个故事吸引得不行,甚至课后还追着郑一俊问“为什么堂堂一国之君,会落到这样的地步?”

郑一俊没有敷衍,他把勾践从失败到崛起的整个过程娓娓道来。那一刻,毛岸英记住了这个“忍辱负重”的典故,也埋下了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郑一俊用这些鲜活的历史和文化,悄悄为孩子们铺设了一条回归母语的路。而毛岸英和毛岸青的改变,则成了最好的例子。

毛岸英回国那年是1946年,他已经二十四岁了。久别重逢,父子俩在延安相聚。

毛主席发现,自己这个“苏联回来的儿子”,国学底子居然打得非常牢。他对郑一俊的感谢,也从这里开始。

解放后,毛主席对教育的重视有目共睹。

1949年,叶圣陶受命负责中小学教材的编审工作,提出了“语文”这个学科概念,把“听、说、读、写”统统纳入课程体系。

而新中国成立后的版语文教材,正是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完成的。

这本教材不仅融入了革命历史,还强调清除旧社会的封建思想,力图用语言文字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对于毛主席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小事。从1949年到1966年,他主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彻底解决了中国儿童的读本问题。

尤其是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的推出,标志着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一年,全国有5000万小学生成为了批系统学习拼音的孩子。

但历史总是有起伏。

作为毛岸英在苏联的国学老师,郑一俊的贡献不可忽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的名字竟被列入了“里通外国分子”的名单。

这件事传到毛主席那里,他没有犹豫,亲自把郑一俊夫妇的名字划了下来。这一动作,既是对郑一俊的保护,也是对他曾经教导毛岸英的认可。

有人说,毛主席的这个举动,体现了他的感恩之心,也折射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

这种执着,不只是对儿子的要求,更是对整个民族未来的思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