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古诗四首:江行逢出伏,枫叶早知秋

初衣胜诗词 2024-08-23 14:57:23

出伏四首:秋风振秋晓,冷魄挂枯藤

出伏,传统上立秋后的庚日起,十天算作末伏。末伏的最后一天,就是出,伏。

所谓三伏天,是指的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的庚日后十天,基本上是三十天和四十天,涵盖晚夏早秋的酷暑时段。

那么末伏因为是立秋之后的庚日算起,所以往往在处暑节气左右。

而处暑,在汉朝就作为官方的节气存在,意思是处暑节气,是暑气消散的时候。也有人说这个处暑是“出暑”。

而三伏,在汉朝以前,就是民间关于避暑的时段,避开最暑热的日子。可以说,三伏和三九是民间时令对于官方节气的补充。

伏和暑,都是中国人对于气候的古老而智慧的认知,是基于掌握气候的规律而总结出来的。

所以处暑和出伏日时段相近,都在早秋的中下旬,都是气候由炎热转向清凉的时间坐标。

那么民间更重视三伏,因为那更有时间的延续性和期望。比如初伏是进入炎热的开始,要准备各种度过盛夏的生活用具,而中伏时间最长,要学会在暑热中安定身心,到了末伏,就给人期望,因为迫切需要秋风秋雨,缓解暑热,而出伏,则是大家所关心的,出了伏天,就意味着正式进入凉秋。

南北朝民歌说,何时过三伏,许侬红粉装,也就是盼着出伏,出伏后,至少大汗淋漓的湿热环境改善,女孩子盼着能用脂粉装点自己,呈现最美好婀娜的状态,而不是素颜朝天,汗水淋漓,无法用最好姿容社交的暑热时段。

苦于暑热炎蒸的人,自然会问,三伏什么时候是个头?何时三伏尽?

自然出伏,就缓慢到来。

宋朝民间文化流行繁盛,这标志着人更看重生活中的冷暖,关于三伏的诗很多,而关于“出伏”的也有,侧面证明,当时的社会发展,使得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更加细腻。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

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北宋 · 张耒《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 其一 》

出伏日往往在处暑前后,而处暑作为以太阳运行划分的节气,代表季节转向了凉秋。

虽然传统的秋季,是以立秋为起点,但是基本要到处暑,才能感受冷空气来临的秋意。

这种冷,并非寒冷,而是相对于前期的高温暑热。比如长期处在38度39度的高温中,温度降低至34度35度,都会让人感觉清爽。而且到了处暑节气,昼夜温差拉大,晚间会更凉爽。若是一场风雨来临,只怕那种凉爽,短袖衣裳,都会略觉得凉薄。

但是对于已经困在酷暑中几十天的人们来讲,这种风雨,让人爽,让人兴奋。

到底是出伏了呀。

从北方来的冷空气,当然也可能包含台风,古代叫做飓风,就是四面旋转的风,但现在因为进入秋季,都可以叫做秋风。秋风秋雨从夜到晓,难得的万方笼罩在一中舒适的凄清里。

被一夜风雨沐浴,那草丛中的秋虫,居然也不发出扰人的鸣叫声,我看到雨停了,高树上的树叶挂着雨水如同露珠。

树上的乌鸦,或者天上的太阳,还在睡懒觉。但是这已经是凌晨了,隐约的天光里,听见晨鸡一声声在叫。

而我却在这清凉的早上,略感惆怅,因为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辜负了这大好的天气和年华。

实际上这真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微妙感。酷暑时候实际很多事情都做不成,在古代,书籍和笔墨都是有成本的,夏天汗流浃背,书籍容易泅湿。盛夏社交都减缓,因为要防暑,也因为这种季节的社交会引人反感,所以重要的工作交际都会放在秋凉之后展开。

但是天气骤然凉爽之时,会振奋人的身心,同时也会给人时间匆忙,时不与我的伤感。

在古代,没有养老托底,中年人的不安,在秋天更加重。因为属于有效奋斗和挣钱的时光会越来越少,压力会越来越大。这就是岁月的悲秋。

“伏尽热随尽,古语常有凭。

淮南岁苦旱,秋暑郁方蒸。

老火炽而燄,弱金融未凝。

火云大江沸,烈日群山赪。

平生白羽扇,挥拂何功能。

蓬头卧永昼,起冠汗沾缨。

柯山屡空子,贫病复相仍。

衡茅未可诣,作诗问寝兴。”北宋 · 张耒《出伏调潘十 》

处暑和出伏都是大的关于暑热时间的概念,是关于气候规律的一种提炼,适用于气候平稳的年份。但是若是有极端气候的年份和地区,未必出伏,就真的凉快了。

比如今年,本地38度和以上的高温天气,一直要持续到出伏以后的若干日子。

宋朝的张耒,就遭遇过这样出伏之后依然炎热的天气,看看他的抱怨和无奈。

伏天尽了,炎热也随之而尽,这是古代的道理,也有凭据。

只是淮南这个地方,今年苦于大旱,出伏了,秋暑还这么强烈,浓郁蒸腾的暑气让人实在难以忍受。

那炎热如同火烤,生出了火焰,而代表秋天的凉气根本来不及集结。

天上是被太阳燃烧的火云,煮沸了大江,烈日之下,群山都是火焰一样的红褐色。

我就算拿着白羽毛扇子使劲扇,又有什么用?

汗水溽湿头发,蓬头躺着,一整天就赖在席子上,起身带个帽子,汗水把帽子都湿透了。

只有你,在我这么贫穷和生病的时候,仍旧问候我。

我是去不了你那隐居的地方的,只能问你,我这边是昼夜难安,你那边晚上可睡得好?

如果对方是住在山林里,自然是比这位张仁兄过得清凉。

不过出伏之后,就算有秋老虎,也为时不长,因为,季节逐渐向深秋行走,没有过不起的暑热。

只不过老人,病人,抵抗力差的孩子,在这个时段既要防暑,也要预防突然而来的降温。

换季之时,疾病多发。

“江行逢出伏,枫叶早知秋

霞带新鸿去,帆拖片两收。

浮生空复尔,大药竟难求。

莫道金风爽,萧萧起旅愁。”明 · 邓云霄 《出伏 》

出伏当然值得庆祝,对于普通人来讲,节气需要翻看历书比照,但是流传在口头的三伏,可是搬着指头就能算出来。

出伏有着出牢狱的欢喜,这可不是我说的,古人云酷暑如酷吏,多么智慧而贴切。

这年的出伏日是行船在江上,看着江边树树微染的枫树,有了秋天的感觉。

落霞与大雁齐飞,行在江中的船在凉爽的秋风里,徐徐收帆泊岸。

这景色美不美?

美到什么程度呢?美到让人想留住此刻,美到想成为神仙,永远如此。然而却也知道,人生的时光流淌,再美的景色也留不住,那些神仙不老的药,谁又能得到呢?

那么面对现实。面对现实是,这凉爽的风,这落霞美景,看完之后,却让人清醒自己是在一条漂泊的船上,面对漂泊的人生。而安稳,何日能得?

“出伏仍消渴,经旬尚饮冰。

寒斋留热客,阳燄逐秋蝇。

卉木伤迟暮,炎凉变爱憎。

惟馀天畔月,冷魄挂枯藤。”明末清初 · 成鹫《秋村十二咏 其二 剩暑》

出伏之后,气温会逐渐走低,但也有可能会有秋老虎。

比如白天炎热,时常口渴燥热。这里说,出伏后十多天了,白天还在喝冰水,可见温度之高。

这是在早秋的村庄,所谓寒,是指的居住简陋,而不是凉爽。实际这使得秋暑更难熬。因为乡村里,条件有限,蔬菜瓜果腐烂得快,太阳下,这些腐烂物招来了苍蝇。

而这样的气候,草木缺水,已经开始枯萎发黄。

住在这里,就是想往凉快,憎恶炎热。

不过按道理,晚上应该凉快点。因为处暑和出伏后,夜晚逐渐拉长,温差加大。

那么诗人写,这里最能让人感受一点清凉的,就是夜晚的月亮,挂在枯藤边,冷冷照耀着村庄。

我个人觉得这首诗还是非常写实的。

古代的乡村,生活不方便,虽然也有着美丽的风景,但是生活在里面的人,多忍受的是自然的侵害,生存的艰辛,这暑热的天气,混合着各种腐烂窒息的味道,却是农民无法逃脱的日常。

只不过,我觉得奇怪,这首诗里的冰,在古代的农村有吗?抑或是他说自己在城市里,每天都要喝冰水,为了避暑才来到乡村,结果这里也不尽人意?

不过时间到了出伏,真正的凉秋也就不远了。

咱们又熬过了一个酷暑。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