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些喜欢看军事题材电影、电视剧,或是喜欢玩同题材游戏的观众应该都对侦察兵多少有些了解。
作为指挥部与前线部队的“眼睛”,艺术作品中的侦察兵们往往过得十分潇洒,战斗力也十分强悍。
“潇洒”的美军侦察兵
他们既能够在战斗正式开始前用聊天唱歌的功夫就能摸清前沿敌军的部署情报,也能够在需要时渗透到敌军后方抓几个“舌头”问话。一些幸运的侦察部队往往还能在执行任务途中顺便把敌人的团指挥部给端了。
而在一些游戏、电影等有着深度艺术加工的作品中,侦察任务更是经常成为让主角团队与敌军主力发生激烈交火,进而大杀四方,最后逃出生天迎来故事结局的“剧情借口”。
诚然,这些艺术作品中设定的情节确实多多少少有现实战例作为依托。例如执行任务期间顺手把敌军指挥部给一锅端,最后还能全身而退这种情节,就来源于抗美援朝时期的经典战例《奇袭白虎团》。
《奇袭白虎团》京剧剧照
但需要注意的是,文艺作品为了向文艺性妥协,往往更强调事物光鲜亮丽的一面,而疏于另一面的表现。侦察兵就是个典型例子。
在真实战场中,侦察兵实际上是一种“职业生涯”非常危险的兵种。无论是前沿侦察还是渗透侦察,这些侦察任务的危险性都非常高。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侦察部队通常是一个营、团或者旅级部队中最先遭遇敌军的一批部队。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隐蔽,而一旦失去这一优势,在兵力、火力都不占优的情况下,能全身而退已经是最大的幸运。更多的时候,侦察部队的战损率往往能够达到4-5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俄乌冲突中的俄军侦察部队。由于需要协助后方主力部队进行高速机动穿插,俄军侦察兵必须要驾驶虎式装甲车在部队前方数十公里的位置进行前沿侦察并开道。
被击毁的俄军侦察兵虎式装甲车
然而由于驾车开道的侦察模式违背了“隐蔽”这一战术理念,且俄军侦察设备又无法提供足够的预警范围。最终导致俄军派出去的侦察部队有近4成在暴露后遭到乌军集火攻击,既没能传回情报,也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以至于俄军后续都没有多少侦察力量保障主力部队执行穿插作战。
美军在阿富汗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落单的侦察兵经常会受到当地武装分子们的“热烈欢迎”。以至于最后美军只能在阿富汗结硬寨搞闭门不出战略,出门侦察全靠无人机。
驾驶高机动车的驻阿美军
那么问题来了,解放军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最近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张照片给了我们答案。
在照片中,6名侦察兵分别携带了35毫米狙击榴弹,60毫米超轻型迫击炮,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单兵侦察雷达(2人)以及一名狙击手。
乍一看,这装备配置一点也不像侦察兵,但细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装备每一个都能用来加强侦察小队的态势感知与班组火力能力。
例如普通人眼中最违和的35毫米狙击榴弹与60毫米迫击炮。按照正常情况,这应该是步兵班组或是支援班组的装备,和侦察兵的“隐蔽”属性并不挂钩。
但如果让侦察兵装备这些武器的话,那么一个班的侦察兵就能够有力对抗一个标准规模的敌军步兵班组,并在2-3个班组的攻击下撤离。
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侦察兵最大的问题在于兵力、火力相较于传统步兵班更为弱势,让侦察兵打不过对手。但装备35毫米狙击榴弹与60毫米迫击炮后,侦察兵的火力优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兵力上的劣势,让部队在遭遇敌军时不至于被动挨打。
35毫米狙击榴弹小组
狙击手的价值也是如此,在敌军也摸不清战场情况时,一名优秀的狙击手能够很好的掩护己方部队执行侦察任务。
而单兵侦察雷达与小型固定翼无人机这两个装备则能够极大地提高侦察部队的态势感知能力,降低班组在执行任务期间反遭敌军部队反制伏击的风险。
因为这两型装备处于一种“临界线”状态。什么“临界线”呢?能够发现、干扰无人机和单兵雷达的敌军部队根本不是侦察班组能应付得了的,一旦这些装备的运行出现问题,侦察班组能够立刻意识到自己撞上“大鱼”了。
单兵侦察雷达小组
而那些对付不了、甚至干脆不知道自己头顶有无人机,周边有雷达信号的部队,要么能够被侦察兵看个精光,然后被上报主力部队。要么就是人数少到侦察班组自己就能处理的小股部队。无论是哪一种,侦察班组都能够通过收集到的情报作出对应决策,最大限度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敌人发生交火。
当然,在照片之外,解放军也在其他领域不断加强侦察兵们的综合作战能力,比如之前好几期节目中都有提到的信息化炮兵支援系统等。让侦察兵可以直接呼叫“地图炮”支援,消灭眼前的大股敌军部队。
可以说,解放军在侦察体系上的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甚至于,如果俄乌冲突中的俄军侦察能力能有解放军一半功力的话,那他们也不至于在乌克兰战场上损失近4成的侦察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