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陈赓想保下一死刑犯,毛主席与两位元勋商议后,决定支持陈赓

史源历史专栏 2024-08-15 10:35:01

1952年6月,陈赓从朝鲜前线回国,负责主持哈军工建设。这座高等军事学府,承担着军工研发和培养高级军事人才的重任。陈赓深知,要办学必须搜罗大量教职人员,尤其精通军工科技和专业知识的人。

1953年9月,哈军工就将正式开学,却仍然急缺弹道专家。有教授向陈赓院长推荐了一名人才,曾经留学法国6年,知识、经验都非常过硬,完全可以胜任相关学术工作。陈赓看过材料后大喜,想赶快把此人请到哈军工,委以重任。然而教授却面露难色:这人专业是很强,但他之前犯下过重罪,已经被定了死刑,恐怕......

陈赓听后咯噔一下,又详细询问了前因后果。原来对方推荐的专家名叫沈毅,解放前曾是一名国军技术军官,还有少将军衔。那时沈毅是有抱负的,起义后去了延安,得到我军总部的重视。沈毅在法国学过弹道学,对航空、炮术也很有研究,他主持后方工厂造枪造炮、为军工事业做了不少工作,还当过洛川炮兵团总教官、培养炮兵人才,得到总部首长多次称赞。

按照沈毅的发展轨迹,在新中国建立后也会有不错的前途,一度出任国家民航局财务处长。但正如毛主席所言,有些干部在“糖衣炮弹”面前经不住考验。工作和生活条件变化后,沈毅竟然走上歧途,借助手上的职务便利贪污谋私,逐渐腐化掉了,非法敛财上亿元(旧币)。由于抗美援朝期间,大陆出现过多起贪污案件,影响极为恶劣,全国范围掀起了反贪浪潮。沈毅的严重问题很快就被相关部门查实,撤职收监并准备处以极刑。

陈赓理清楚之后,陷入了沉思。新中国百废待兴,军事科技亟待加强,陈赓来到哈军工后求贤若渴:若不是现阶段的社会背景和需要,也许这个沈毅罪不至死;并且犯罪的是人,而不是他掌握的知识,如果能让沈毅把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贡献给国家,将功折罪岂不比枪决更好?思来想去,一向“大胆另类”的陈赓拿定了主意,他要去找中央首长,给这个死刑犯“求情”。

当时主管法纪工作的政务院副总理,是我党元老董必武。董老听到陈赓的请求,起初非常吃惊,但了解完经过后,又对陈赓的想法表示理解。经过一番权衡,董老还是决定管一下这件事,并专门到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董必武讲话,比陈赓的分量要重。伟人向来尊重董老,并且陈赓申请的这件事,也不算是无理取闹,是否能特事特办呢?于是毛主席叫来周总理,跟董必武一起谈。

三人互换看法后,终于决定给沈毅一次宽大处理的机会,让陈赓把人带走、严加约束教导;以后沈毅在哈军工边工作、边改造,争取戴罪立功。陈赓得到消息后,长舒了一口气。不要以为陈赓只管用人,不重视品质。他与沈毅见面后,严肃地告诫对方:我们保你出来,并不是赦免了你的罪行,你要抓住为人民工作的机会,全力以赴地改正和弥补!明天你就跟我去哈尔滨。

沈毅连连答应、态度极为诚恳,经过这次生死轮回后,确有悔过之心。此后几年,沈毅在专业领域兢兢业业,为哈军工的教学和研究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他因为是戴罪之身,格外珍惜机会,在本职工作之外,思想改造得也很彻底,得到了陈赓等学院领导的认可。1959年新中国首次特赦时,除了功德林等战犯管理所的一批战俘外,远在哈军工的沈毅也得到了一张特赦通知书,正式恢复了自由,他激动得泪流满面。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