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绰这个人,大家可能不怎么熟悉,但今天的会计记帐方法,收入用黑字,支出用红字就是此公发明的。
他生活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当时我国北方有两个政权,一个是宇文泰主政的西魏,一个是高欢主政的东魏,而在南方是萧洐建立的梁朝。
当时宇文泰西执政的西魏国力最弱,宇文泰问政苏绰,如何才能让西魏强大起来。
史书记载,宇文泰和苏绰密谈了三天三夜,最后定出了国策,西魏日渐强大,宇文泰子孙建立的北周统一了北方。
坊间流传,苏绰与宇文泰密谈如何治国,怎么用好贪官的问题,大致内容如下:
宇文泰:国何以立?
苏绰:用贪官,弃贪官。
宇文泰大惊:这也可以,怎么说?
苏绰:官员贪腐并不可怕,就怕官员不忠。你给了官员权力,官员用权力去贪,官员得到了好处,才会对你忠诚。你拿到官员贪污的把柄,随时可以有理由处置他们,对那些有野心的官员,就弃之不用。而清官正直廉洁,批评你,顶撞你,你一旦罢免清官,老百姓就会反对你。
宇文泰:贪官太多,引起民愤怎么办?
苏绰:你要痛斥贪官,祭起反腐大旗,把一切不好的现象都推到贪官身上,让老百姓知道你是痛恨贪官的,对个别民愤极大的贪官,你就杀掉他,没收他的家财,充实国库,这样老百姓就会拥护你,国家就太平了。
宇文泰:善!
然,查阅史籍,并没有相关文字记载《苏绰具官论》,反而是苏绰向宇文泰献出了六条治国之策,史称《六条诏书》强调官员的综合素质修养,擢贤良,用正直清廉的人为官。另外强调为官者要懂会计之法。
正因为宇文泰起用了一大批廉洁能吏管理国家,西魏才得以强大。
苏绰的具官论应该是后人附会或杜撰的。
而在当时偏偏有人还真的实践了“苏绰具官论”,后果又如何呢?
当时宇文泰的对手叫高欢,是东魏的实际掌控者。
高欢决心举倾国之兵征伐西魏,想统一北方。
大军出发前,他一个叫杜弼的手下,建议高欢将国内的贪官全部杀掉,免得他们危害国家。
这是高欢来了一顿骚操作,他叫土兵将弓箭拉上,刀剑出鞘,列成两队,让从刀剑丛中钻过去,吓得颤栗不已,汗下如雨。
高欢说:你看看,我的箭还没有射出去,刀剑还没有落下,你就被吓成这样了。
你要我处置那些贪官,他们可是历经锋镝,百死一生。如果一旦知道我要处置他们,他们就会跑去投靠宇文泰,或南边的萧衍,我还有可用之人嘛?谁还肯跟随我?国家也就不存在了。
杜弼听了高欢的高论,无言以对。
高欢当时不是皇帝,只是权臣,国内还有政敌,明知他手下有很多贪官,他仍包容他们,重用他们。给他们权力,让他们贪污。这帮贪官得到好处,才会死忠高欢。高欢的权力才得以稳固。
但正是高欢的纵容,贪官们却失去了底线。
东魏的军队把西魏打败了,宇文泰逃跑,高欢手下大将彭东追上了宇文泰。
宇文泰对说:你杀了我?你还有用吗?我不在了,你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我把我营中所有金银财宝都送给你。
彭乐放走了宇文泰,满载金银财宝回营。
高欢知道后,差点没被气死。把彭乐的头按在地上摩擦,扬言要一刀杀了他。
但想想彭乐是一名勇将,还是将彭乐放了,并没有处置彭乐,让他继续当官。
战事一旦稳定下来后,高欢发现贪官越来越多了,而且大都是曾跟随他征战的将领。不光是百姓,朝堂上也有人对贪官污吏不满了。
怎么办呢?
高欢一面让御史台参赅贪官。而自己却跑到皇帝面前痛哭流涕,希望皇帝网开一面,对贪官不要重罚。
同时又私下叫自己那些手下官员检点一些,不要做得太过了。
那些没有遭到重处的贪官们对高欢感恩戴德。
高欢一边高举反贪大旗,一边为贪官说情。于是贪官们有了这样的心理,不贪白不贪,贪了最大也不过是免职,不会杀头。于是乎,东魏的贪官越来越多,越贪越大。
后来高欢的儿子高洋当了皇帝,建立北齐。由于在高欢时代留下的贪腐内伤,己成绝症,官员贪腐之风盛行,无所顾忌。本来很强大的北齐在传到高纬这一代时,就被宇文泰儿孙建立的北周灭掉了。
所谓的苏绰具官论,对权臣把持朝野,巩固自己势力是有一定作用,不失为权谋之道,但对于国家来说却是百害无一益。
高欢自己种下的苦果,让他儿孙遭到反噬,最终导致亡国。
而宇文泰用贤良廉吏治国,却为儿孙后代树立了浩然之正气,国家日渐由弱变强,最终统一了北方。
明朝亡于贪腐,清朝亡于贪腐,民国亡于贪腐。贪官不除,国无宁日,历史殷鉴不远。
治贪官必须用雷霆手段,凡贪50万以上者,必杀之,财产充公,其子孙后人世代不能为官,如此,方能玉宇澄清,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