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得联系背景,千里挺进大别山,是外线作战的开始,是当之无愧的转折点。
往往老喜欢抓着军事问题不放,但是其实都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
再不打出去,内线就要崩了。
简单点来说就是,当时的战场形势大概是:
1、延安被攻占,彭大将军率领2万人艰难的在陕北腾挪,连毛本人都为了大局在陕北和敌人兜圈子。
2、东北还在打,东野需要时间发育。
3、华东野战军被压缩在沂蒙山区,面临几十万大军的围堵。
4、中原李先念部被拖累。
如果单纯是军事问题,那反而没啥大影响,但是要命的是老蒋对根据地的大肆破坏,一面压缩我党的活动空间、一面搞还乡团破坏我党生长的农村、一面苛捐杂税压榨农村生存资源,广大的山村地带是我党生长的基石、后勤、兵员,老蒋就是要搞釜底抽薪。
这一套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当年的中央苏区就是这么没的。当年苏区存在的基础,主要还是靠老百姓自发的帮助红军,搞情报、后勤支援、走私药品食品、补充兵员,加上朱毛的正确领导,苏区才挺过前四次大兵压境。
但是大队长这个人,一旦离开了军事,跳出来看大势,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再加上李德博古等国际派的瞎搞,加速了中央苏区的崩溃。
此前大队长的全面进攻,摊子铺得太大,我党还能依靠广大的农村地区生存;那1947年这个时间点,大队长故技重施极限压缩➕破坏根据地,重点针对几个野战集团的做法,就让人非常难受了。
有人说可以打游击啊,不好意思,真不行,以上党战役为例,刘邓大军在自己地盘,理论上有着12万大军,但是都分散在各个地区,短时间拉起来的不过2-3万人,而且武器落后,火力不足,打一个上党都差点翻车。
所以上党虽然赢了,但是这一仗给了全军很大的教育意义就是:
未来的正规化作战,要求我党为了战略目标主动进攻大型城市or根据地防御,必须把部队集结起来进行正规化建设,让部队从小股游击作战变成大规模的正规化作战。那种停留在打个县城端个炮楼的小分队游击战再也不行了。
也就是主席在《论游击战》中写到的:
游击战只是敌我悬殊条件下的特殊作战形态,最终一定是向正规化作战转变的。
所以老蒋这种重点针对我方几个军事集团的手段是真的毒。
主席本人也是真的有苏区崩溃的影响在,不能再任由老蒋这样的压缩破坏我军生存土壤的行为下去了,必须打到外线去,去吃老蒋喝老蒋的。
那么当时的情况下,彭的西北野战军没空、101的东野没空、陈的华东野战军正被几十万大军追着、李先念部已残没实力、聂的华北没实力,那就只剩刘邓大军有这个实力了。
而且这种无后方作战对指挥官的政治素养要求极高,说好听点叫无后方作战,说难听点就是去吸引火力,意味着无群众基础、无后勤、无兵员补充,很大概率这12万人砸进去一点水花都没有,总结就是:
以身入局那么几大野战军里面,真的只有邓有这个能力抗的下来,其他几个都不行,教员亲封的钢铁公司外号可不是白给的。其他野战军的基本都是政委白脸司令员红脸,唯独中野是政委红脸,恩威并用 ,把下面管的服服帖帖的。
大别山的代价很大,打掉了中野一半人马和全部重火力,但是成功吸引了火力,给陕北缓解了压力、给东野争取了时间、给华东野战军争取了喝口水的时间。
从此在大别山的中野、在山东的华野、在西安的陈赓兵团,形成品字形的战略格局,用老电影《淮海战役》杜聿明的话说就是:
犹如两个大的铁钳,相得益彰、开合自如,国军处处设防处处挨打。
从此老蒋不管往哪个方向用兵,都必须要考虑会不会陷入战略包围,明明国军兵力火力占优、优势在我的格局,搞的只能龟缩在几个重要据点,机动兵团丧失了机动性,面对我党的运动作战毫无办法。
综上,大别山是外线作战的开始,我党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