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先生从国军和八路的抗战歌曲比较,谈文艺工作怎么接地气

塞北的村夫 2024-08-23 01:08:27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有一年与台湾学者交流,说起了抗日时期的文艺工作。台湾学者说,那会儿八路军的文艺宣传特别好,国军就连这方面也不行。国军的文艺工作者大部分是正统学究,写出来的东西文绉绉的。他们写的抗日歌曲,当兵的唱了都不懂什么意思。然后有些军人就唱八路军的歌。唱《义勇军进行曲》,长官马上说,这个不能唱,这是共军的歌。唱《二月里来》,长官又说,这也不能唱,这都是他们的歌。当兵的说,他们的歌好唱好懂,都是抗日怎么就不行? 王蒙先生说,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大部分是土掉渣的工农出身,即使是科班出身的、留过洋的,也融入了工农大众。比如,聂耳、冼星海等。所以,他们了解大众,写出来的东西都是下里巴人,接地气。举例说来,比如, ①国军的《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 “……救亡壮志,永矢兮弗谖!鼓角乍鸣,将士各争先。” ②国军的《国民革命军新一军军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 就这些歌词,别说那时候都没有多少文化的军人,就是现在我们都读过大学的人,都觉得晦涩难懂。相比之下,我们的歌曲则通俗易懂。 ①《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②《二月里来》: “……加紧生产哟加紧生产,努力苦干努力苦干,年老的年少的在后方,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 ……” “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多么朴实的语言!这种词是个人就能听懂,而且还宣传了抗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