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抗争与领导责任——《果尔达》
今天聊聊英国电影《果尔达》。
片名Golda (2023),别名以色列铁娘子 / 赎罪日之战。
这是关于果尔达·梅厄晚年的传记电影。
果尔达·梅厄(希伯来语:גּוֹלְדָּה מֵאִיר,拉丁转写:Golda Meir;1898年5月3日—1978年12月8日)是以色列国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以色列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国家领导人。她出生于俄国基辅的一个犹太家庭,在充满贫困与反犹主义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后随家人移民至美国并在那里接受了教育。
果尔达·梅厄投身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她在以色列建国前便积极参与到犹太家园的建设当中。梅厄在以色列建国后扮演了关键角色,先后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劳工部长和外交部长。在外交领域,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女外交部长,以其坚定和果断的外交手腕闻名。1969年3月17日,果尔达·梅厄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的第四任总理,同时也是以色列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女总理。
在任期间,果尔达·梅厄以其强硬的政治立场著称,特别是在面对国家安全和中东和平进程的问题上。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对梅厄政府产生了巨大冲击,尽管战争初期以色列遭遇意料之外的挫败,但她成功团结全国应对危机,并最终带领以色列走出了战争的困境。
果尔达·梅厄因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国家的忠诚赢得了“铁娘子”的称号,这一称呼早于英国首相玛格利特·撒切尔获得类似赞誉。果尔达·梅厄于1978年12月8日在耶路撒冷去世,留下了深远的政治遗产和对以色列国家建设的重大贡献。本片讲述的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到她病逝的这段时间,专注于 1973 年战争的事件以及与健康问题的斗争。
影片描述了果尔达·梅厄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身陷两场漩涡。
她一方面坚定地领导反击,另一方面又在与癌症病魔斗争。
战争最终为和平协议打下了基石,但胜利的代价则很沉重。以色列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果尔达·梅厄也承受了巨大压力。她因政府在战争初期缺乏充分准备和行动迟缓而备受批评,第二年她便辞去了总理职务。
本片是果尔达·梅厄的《至暗时刻》。
在战争期间,她必须在巨大的压力与紧迫的时间窗口内,为她的国家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的决定。她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敌人,更是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
就像加里·奥德曼在《至暗时刻》中所饰演的温斯顿·丘吉尔一样,果尔达·梅厄也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
在电影的每个场景中,海伦·米伦都娴熟地点燃手中的香烟,在现实生活中,果尔达·梅厄确实是一位重度烟瘾者,她甚至在医疗过程中也未曾放下手中的烟斗,这一细节在电影中得到了还原。
在治疗癌症的医疗过程中,不仅果尔达·梅厄本人坚持吸烟,就连她的医生也在抽烟。回溯至1930年代,医生吸烟是一种普遍且被社会认可的行为。除了能够安抚病人的紧张情绪,这一行为在当时还被视为提升医生地位和展现时尚风度的象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1970年代初期,医生吸烟开始逐渐被视为一种不良习惯。
影片中出现了一个地名“中国农场”,这个称呼实际上是个误称,与朝鲜人分不清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的笑话颇为相似。
1973年10月15日至17日,在西奈半岛的大苦湖以北、苏伊士运河以东发生了一场激战,也就是“中国农场之战”。交战双方为埃及军队与以色列国防军(IDF)。这场战斗的地点靠近埃及的一个农业研究站,因以色列军方误将研究站使用的日本制造设备上的日文当作汉字,故将其命名为“中国农场”。
当时,以色列国防军发起了一场名为阿比雷-列夫行动(“心之骑士”)的军事攻势,意在建立一条通往运河的走廊,并架设桥梁以供过境使用。在阿比赖-列夫的指挥下,以色列军队向中国农场及其周围的埃及军队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埃及军队的顽强抵抗使得以色列人的进展异常艰难,损失惨重。尽管以色列军队多次得到装甲部队的增援,但进展依然缓慢,直到第二天才占领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鉴于步兵力量的不足,以色列在10月16日至17日夜间派出了伞兵部队。他们的任务是清除装甲部队前进道路上的反坦克防御,但不幸的是,他们遭到了埃及军队的猛烈火力压制。伞兵的行动吸引了埃及的注意力,为以色列人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将桥梁设备移至运河提供了机会。随后,装甲部队成功地解救了受困的伞兵。
到了10月17日,埃及军队试图通过装甲进攻恢复原有的防线。尽管起初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在持续一整天的装甲战中,他们最终被以色列军队的反击击退。经过连续激烈的战斗,埃及军队疲惫不堪,最终放弃了运河路线的控制权,为以色列人敞开了道路。这场战斗被认为是整场战争中代价最为高昂、最为残酷的一场战斗之一。
本片特别关注了对果尔达·梅厄的国家和她的领导层都充满怀疑的时刻。
海伦·米伦以她精湛的演技,捕捉了果尔达·梅厄那尖锐的幽默、安静的自信以及非凡的能力。在一个被雄心勃勃的男性主导的国家里,她以独特的魅力将他们引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她的领导风格既坚定又富有同理心,既能在关键时刻果断决策,又能细心倾听他人的声音。
果尔达·梅厄的耐力令人钦佩,她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既是房间里最坚强的支柱,也是最能理解他人心意的知心人。她的领导才能不仅体现在对大局的把控上,更体现在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他人的尊重上。
这部影片没有提供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背景,埃及与叙利亚的军队,心怀复仇之志,试图夺回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领土。
战争在赎罪日打响,战争波及范围之广更是将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牵扯其中。他们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不得不站在自己的盟友一方,这使得原本就复杂纷繁的中东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对于这些重要背景信息的缺失,无疑让观众在理解剧情和人物动机时感到困惑。一部好的历史战争片,除了精彩的战斗场面和人物塑造外,更应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影片在这种故意的“粗心大意”设定中显得尤为失败,尤其是对于不熟悉中东冲突背景的观众而言,它几乎化身谜语人。
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它未能深入展现冲突的残酷与复杂,让人无法真正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动荡。作为一部传记片,它更是败笔连连,回避了果尔达·梅厄登上政治舞台的过程,以及如何坚持下去的。
果尔达·梅厄被简化成了一个诙谐的祖母形象,频繁出现的尖锐特写镜头,这恰恰说明影片在情感表达上的冷淡,对于一部记录着成千上万年轻生命消逝的编年史来说,这样的处理无疑是令人无法满意的。
影片中最温柔的时刻,竟是两位政治盟友短暂而肤浅的会面,这样的情节安排让人不禁感叹导演的徒劳。他们试图重读历史,却绕过了深度,走向了毫无意义的表面。
经常上网的人肯定会看到新时代神话,它赞美以色列为一个充满善意与民主的国度,将其四周的邻居描绘为势不两立的敌对者。这一神话只是表象,远非真相的全部,更像是一面刻意遮蔽了复杂现实的滤镜。
西方媒体在塑造神话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掩盖了1948年以色列建国背后的沉重现实。那段历史,远非简单的善与恶、对与错所能概括。它涉及了领土的争夺、民族的冲突,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而以色列作为犹太国家的概念,与其作为民主国家的理念之间,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根本矛盾。这种矛盾,使得以色列在追求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国内外的种种质疑与挑战。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谎言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相。我们期待着正义的一方最终能够战胜谎言与偏见,让历史的真相得以还原,而不是让纳粹篡改历史。
双重抗争与抉择,
至暗中领导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