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作品曾经写过以前很穷,他们甚至饿得吃过煤块,这样的描述到底有没有真实性呢?咱们必须弄清楚以前的人吃什么,穿什么。
以前因为生产力非常落后,所以粮食产量很低,一般一亩地也就是一百来斤粮食。
这样的生产水平,如果碰上盛世和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民勉强可以吃饱肚子。
但是要知道,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比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曾经发生无数次自然灾害:旱灾、水灾、雪灾、蝗灾,这四种灾害最频繁,危害也最大,动不动就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每当灾害发生,农民刚开始吃野菜野草,慢慢地这些吃完了开始吃树皮,最后树皮也吃完了就吃观音土,甚至“人相食”。
除了天灾,还有人祸,比如大规模战争。
据史料记载,唐朝安史之乱后,洛阳地区十室九空,灾民流离失所,人口减少大约3600万。
清朝太平天国战争,受害者最惨烈的是江南五省,1851至1864年间,人口共减少约八千七百万,其中五千七百万人死于这场战争。
古代的人不光缺乏食物,而且还缺乏衣物和被褥。
在宋朝以前,老百姓穿的衣服大多数是麻做的,因为这时候还没有棉花。
宋元时期虽然引进棉花种植技术,但是棉花种植会减少粮食种植,和粮食作物发生冲突,而且棉花更容易生虫,所以棉花一直是奢侈品。
在清朝,不要说貂皮绸缎,就是一件普通的棉衣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家当,就相当于现在的私家车一样,所以在影视作品中我们时不时看到一件普通衣物都可以典当。
那么以前人穿什么呢?对于老百姓而言,大部分人穿的是柳絮、芦花和稻草为填充物的衣服,所以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句古话。
也有穷的叮当响的人没有衣服穿,这并不是传说,这是真实的。
以前普通百姓结婚,女方陪嫁的嫁妆是衣服,后来包括棉被,直到现在,许多地方还有陪嫁棉被的习惯。
但古代贫民更多时候连柳絮芦花填充的衣被都不见得能置办,靠没有任何填充物的单衣过冬也很常见。
古代在史书中屡屡记载因为寒冷和雪灾造成大规模人口死亡的惨剧。
清朝和民国乃至后来一段时间的老照片,某些贫民的黑白照经常是没裤子穿。
据说那个时期有个大干部到某个地方的农村考察,进屋后看见一家人全部在床上半卧着表示欢迎,看上去非常奇怪,他们说啥愿不愿意起来。
陪同的村官百般掩饰,愈发让干部觉得奇怪,要求村民一定站起来看个究竟,原来是这一家人太穷了,没有裤子穿。
这位大干部感到无比震撼和痛心,没想到有人还这么贫困。
所以,莫言说他小时候曾经饿得吃煤是有可能的。
至于说不穿裤子,莫言说的是,“到了夏天,15岁以下的男孩几乎是一丝不挂的”,但是这种情况可能指的是他们在玩水,并不能得出“15岁的男孩光着屁股上学校”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