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国仅隔一条河的小村,对岸老百姓常张望中国,很好奇

文山聊武器 2024-11-20 05:40:58

雪山环绕的边陲之地

普兰县坐落在海拔3900米的高原之上,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西南端,是一个独具地理特色的地方。这里地处马甲藏布流域,被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所环抱。孔雀河,也叫马甲藏布,从这片谷地中蜿蜒流过,穿行在雪山之间,使得普兰县拥有独特的“雪山环绕”的地形地貌。县城的地理位置十分特别,既是西藏自治区的一部分,又与尼泊尔和印度接壤,构成了中国西南边境的一个重要地带。

普兰县的自然景观以山地灌丛草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这里高原与山地景观交织,不同海拔的植被带清晰分布。较低的山地区域主要是灌丛和草原,而高海拔地带则多为山地草甸和高寒草甸。

普兰县的气候属于典型的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气温低、降水稀少。年平均气温仅为3℃,最高温度可达26.5℃,而最低温度则曾降至-27.5℃。这里的气候特点之一是日温差大,昼夜之间温差显著,白天阳光强烈,气温相对较高,而夜晚则常常降至零度以下。普兰县的日照时数较长,年平均日照时间达到3153.2小时,是全国日照最为充足的地区之一。全年降水量只有172.8毫米,其中约40%的降水集中在8月份,这样的降水量使得这里土壤水分较为有限,植被稀疏,但适应了干旱环境的植物顽强生长。

普兰县的土壤主要为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和黑钙土,这些土壤有机质丰富,氮、钾含量较高,适合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生长。这类土壤为灌丛、草原和草甸植被提供了肥沃的基础,使得这里的植被虽然不算茂密,却显得充满生机。虽然降水量少,但这些草甸土和黑钙土对水分具有一定的保留作用,为高寒草甸植物的生长创造了适应性的微环境。在普兰县的草原上,常见耐寒的草本植物顽强生长,为当地的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天然牧草。

普兰县与科迦村的故事

普兰县的科迦村位于中尼边境,地势高远,风景清幽,四周山峦起伏,是一个带有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小村落。相传早在996年,普兰王阔日和他的长子拉德在此地亲手铸造了一尊银质文殊菩萨像。佛像银光闪闪,极为庄严,细致的雕刻工艺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铸造技艺。普兰王对这尊佛像极为重视,视其为镇护之宝,准备将其供奉于重要的寺庙中,以祈福地方平安。于是,他和长子商量,决定将这尊珍贵的佛像运往仁贡。

普兰王命人备好一辆木轮马车,将文殊菩萨像小心翼翼地装上车,经过数日的精心准备后,一行人开始了从科迦村通往仁贡的旅程。这是一条曲折的山路,沿途多是险峻的山崖和嶙峋的巨石,车队一路缓缓前行,谨慎避开路上的障碍物。马车轮子在崎岖的石路上颠簸着,时而发出吱呀声,车轮碾过石子、泥土,仿佛在为这场朝圣般的旅程增添些许庄重。

然而,当车队行至杰玛塘时,事情突生变故。车轮不慎卡在了一块突出的巨石上,无论怎么用力推拉,车轮始终无法移动分毫。拉车的骡马也显得疲惫不堪,车夫们试图垫上石块,或是寻找木棍撬动,然而尝试了多种办法后,马车依旧一动不动地卡在原地。正当人们困惑不解之际,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佛像竟然开口说话,缓缓吐出几句话。它说自己与此地有缘,要在这里扎根,守护这片土地。

就这样,这尊银质文殊菩萨像被安放在了原地,并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小型佛堂供奉它。从此,这片地方得名“廓迦”,在藏语中意为“定居”。村庄从那时起逐渐繁荣起来,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生活,逐渐形成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小村落。后来,“廓迦”逐渐被音译为“科迦”,这一名字沿用至今。

2014年9月,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人物》栏目组的摄制队伍一行抵达普兰县的科迦村,为拍摄一部讲述村里故事和人物的专题片做准备。这次拍摄任务从9月22日开始,为期八天,摄制组将深入了解和记录科迦村及其周边的文化和历史。科迦村位于中尼边境,山川环绕,历史悠久,村里的科迦寺更是当地的宗教和文化中心,因此成为摄制组的重点拍摄对象。

边贸兴起,科迦村的转变

随着普兰地区边贸经济的兴起,坐落于边境附近的科迦村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科迦村的村民大多以牧业为生,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大家一直勤劳且诚实。由于村子靠近边境,这一地理位置让村民们在边贸经济活跃起来后获得了新的机会。

在科迦村,许多家庭开始涉足边贸业务。村民们用牛羊、奶制品以及特色手工艺品换取商道上急需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尤其是村里的羊毛制品和牦牛奶酪在边境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每当有边贸活动时,村民们会把这些产品带到市场,与来往的商人进行交易。

村子里还成立了一个妇女合作社,这是为了照顾那些因家中事务无法外出务工的妇女。合作社吸纳了六十多位村中的女性,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生产各种农副产品。她们制作的菜籽油香气扑鼻,豆糌粑松软可口,成为了市场上的畅销货。

科迦村的繁荣景象也逐渐吸引了尼泊尔那边的工人。隔河相望的尼泊尔村庄雨莎村,村民生活条件较为艰苦。雨莎村的人们对科迦村的繁荣发展充满好奇,于是纷纷前来打工。尼泊尔工人来到科迦村,帮助当地村民盖房子、修建牧场。每一位尼泊尔工人都会先到县里办理暂住证,然后再与村民商量工钱。经过几轮协商,双方通常会达成一致。雇工们年龄不一,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年轻人,甚至一些尼泊尔家庭也会举家来此务工。

在工作间隙,科迦村的村民们与尼泊尔工人也常常互相交流。由于语言不通,村民们用手势和简单的词汇进行沟通,彼此的笑声常常回荡在山间。工人们在科迦村找到了赚钱的机会,而村民们也因此完成了许多建设工作,互惠互利。

科迦村的村委会在这片合作气氛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更大的规划。村委书记欧珠积极推动村中的边贸发展,筹划着成立村集体的边贸公司。村委会成员走访各户人家,收集大家的想法,共同讨论如何将科迦村的边贸经济发展得更为火热。欧珠还计划通过边贸公司将更多的村民吸纳进来,帮助大家赚取更多收入,让村民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村子里的商道旁,坐落着一座老旧的铁索桥,桥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这些经幡是来朝拜的僧侣们挂上的,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铁索桥的对岸就是尼泊尔的雨莎村,两村之间隔河相望。

中尼边境上的生活与文化交流

科迦村一侧的中国普兰口岸大楼高高耸立,大楼上的国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楼前,常有穿着制服的边防官兵巡视,维持着口岸的秩序。口岸进出井然有序,村民们习以为常地经过这里,见到官兵时,总会礼貌地打个招呼。有时候,还能看到科迦村的小孩跑到口岸大楼前,仰头看看这座高大建筑。

跨过铁索桥,进入尼泊尔的雨莎村,现代文明的痕迹渐渐稀少。村里的房屋大多是用石头一块块堆砌而成的低矮平房,墙体粗糙但结实。石头房屋虽简陋,但在高寒地带却保温效果良好。雨莎村的村民大多依靠放牧为生,生活虽然简朴,却也充满了自给自足的质朴气息。村里没有太多现代设施,唯一能看到的现代工业痕迹便是一些村民屋顶上的彩钢瓦。这些彩钢瓦都是从对岸的科迦村运过来的,它们简单实用,帮助雨莎村的村民度过漫长的雨季,防止屋顶漏水。

这么多年,雨莎村好像还是被时间冻结住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可科迦村的变化就越来越大了,国家对它的扶持力度在加强。2018年5月,村里的交通系统焕然一新,通村公路、通组公路铺上了柏油,柏油路连接了村庄与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与家家户户之间的路面也进行了硬化。科迦村广播电视和通信信号覆盖率达到100%,无论是电信、移动,还是水电设施也实现了全面覆盖。

2020年7月,科迦村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公示名单的候选地。一个月后,即8月26日,科迦村正式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参考资料:[1]樊毅斌,宗刚.西藏普兰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软科学,2012,26(1):115-119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