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我军被装重量应运而生的78式军服

清浩谈军事 2023-03-02 03:53:04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军服装在71式三元混纺布军服的基础上,以减轻重量为主要目的,进一步扩大合纤材料的使用。这次军服改革,样式、颜色都没有变化,主要是增加了品种,改革了服装面料,使我军冬季着装有较大改善。

为减轻单兵负荷量而进行的军服改革

早在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期间,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指示研究减轻战士负荷量问题,邓副主席明确提出要“解决战士身上带的能够背得动,走得动”的问题。

我军干部战士当时穿的三斤絮棉的棉衣,具有保暖性好,换季方便的优点,但主要缺点是笨重。如果同时套穿绒衣、绒裤,就十分臃肿,行动不便。特别是冬季行军时,战士们往往把绒衣、绒裤打在背包内,增加了负荷量。我军的冬季单兵负荷重量比美军重13.95斤,比苏军重14.8斤。并且,现行的棉裤普遍裆大,大腿部分肥,影响训练动作;现行的棉衣里布是斜纹布,又厚又硬,穿上绒衣后行动不便;现行的棉衣领口、袖口、脚口容易灌风灌雪,不利于长时间潜伏和野外执勤。

我军70年代冬季单兵负荷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总后军需部组织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开始着手研究以减轻被装重量为重点的军服改革。军需勤务所讲的被装,即军队使用的被服和装具的统称,简称被装。被服包括军服、军用睡具,装具包括人装具、马装具、阵营装具、被装机具等。人装具又分生活装具和防护装具两部分。这次改革的对象是被服和生活装具,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把常服与作训服分开;二是改进被装制作工艺;三是使用新材料;四是修改配发标准。

1975年10月4日,总后军需部在上报总后勤部《关于减轻单兵军需装备负荷量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提到,对六种较重的服装提出了初步修改意见,其中:皮大衣重量由9斤减为7斤到到7.5斤;毛皮鞋由3.5斤减为3.2斤左右;雨衣由2.6斤减为1.5斤到2斤;棉被将4斤棉絮一个网套改为两个2斤网套;绒衣由2.8斤减为2斤以下;棉衣絮棉由3斤减为2.5斤(驻热区和亚热区部队棉衣絮棉2斤不变)。

经过研究筛选样品、部队试穿、征求意见,1977年9月30日总后勤部在给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关于在后勤装备中减轻单兵负荷的研究试制情况的报告》中,汇报了在单兵军需装备、单兵军械装备、由单兵携行的连队野战厨具、由单兵携带的急救包等四方面的改进情况。其中,单兵军需装备方面:

现行冬夏被装37种,改革26种,新增2种。经改革后,夏服减轻约5斤,比原重量减轻%25。冬服寒区减轻约5.7斤,温区减轻约3.5斤,热区减轻约2.5斤,分别比原重量减轻%14、%11、%12。其中几个主要品种的改革措施是:

1.夏服。为解决现行混纺布穿着闷热,拟按现行制式,增加用薄料混纺布制作的品种。同时,增加干部、战士两用衬衣新品种,用薄料混纺布和面平布制作,南方部队增配凉盔帽,供执勤、拉练用。陆、海、空三军女裙服均改为藏蓝色多摺式样,用薄料混纺布制作。

2.冬服。为减轻重量,改变现行冬服穿着臃肿、层次多等问题,除将尺寸适当改瘦使之合体外,在保暖前提下,减少棉衣絮棉量;里布改用维棉混纺布;罩衣逐步改用混纺卡叽布。内着衬衣、长衬裤改用棉毛衫裤。皮帽、皮大衣、毛皮鞋均改进加工工艺,使之减轻重量,增加美观和保暖程度。

3.棉被。网套增加梳棉工艺,面布改用维棉混纺布,以提高牢度。为减轻行军携行量,拟将棉被改为营房设备,部队行军时配带四斤毛毯。取消背包绳带和挂包,改用背囊,携行方便,减轻重量。

4.雨衣、蚊帐。雨衣改为薄布里,胶膜朝外;蚊帐采用合成纤维。

此外,对行军水壶、战士裤衩、解放鞋、袜子等,也根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改进措施。

穿65式冬服的解放军战士爬冰卧雪守边防

军服改革方案涉及到衣、裙、鞋、帽等多方面

1977年秋冬,总后军需部将改革的军需装备样品,继续组织部队试穿,征求意见,进一步改进完善。当年12月25日,在杨勇副总长主持下,参加军委全会的领导同志集体审查了样品,并初步议定了改革方案。1978年1月12日,总后勤部正式上报军需被装改革方案。

该方案主要品种如下:

1.作训服。将现行的服装作为常服,增加作训服,冬季为翻领扣合式,夏季为翻领敞开式,用维棉混纺布制做,袖肘、裤膝、臀部加垫布。

2.棉衣。将现行的棉衣、罩衣改为活面分解式棉衣。外罩用涤锦棉混纺卡其布,面、里用维棉混纺平布。每套比现行棉衣、罩衣减轻一斤三两,其中絮棉减轻半斤。

3.大衣。棉(皮)大衣面由棉卡其布改为涤锦棉混纺卡其布。棉大衣里面棉平布改为维棉平布。皮大衣羊皮经“梳、剪、烫”处理,减轻一斤半。

78式陆军干部皮大衣,面料改为涤锦棉混纺卡其布(涤卡)。

4.帽子。皮帽和栽绒帽面由棉卡其布改为涤锦棉混纺卡其布,帽墙絮料由棉花改为毡片。棉口内围增加调节抽带,可调节帽口尺寸。皮帽毛皮由卷毛改为烫直毛。

5.单衣。增加一种薄料涤棉混纺平布单衣,根据各军区部队需要,与现行单衣配合发放。另制做一种棉府绸衬衣,分男女式、长短袖,缀领章,供热季穿用。

6.裙子。由前身两个折改为六个折,藏蓝色,陆海空女军人通用。

78式陆军军裙改为蓝色。何以见得是陆军呢?因为无檐帽有红色军种牙线。

7.盔式凉帽。用纸将坯制做,面布用涤锦棉混纺卡其布,供热区部队夏季执勤、巡逻戴。

8.雨衣。布基减薄,胶膜(黑色)朝外,用氯丁胶或丁苯胶制做,每件减轻零点八斤。

9.蚊帐。由棉纱改为丙纶罗纹纱,前门开口,比现行蚊帐轻便,结实,透气性好。

10.棉被。将现行棉被作为营房设施,行军、作战用背囊携带四斤混纺毛毯,减轻携行量。

11.皮鞋。干部、战士恢复发放皮鞋。干部男皮鞋分为高腰和低腰两种;女皮鞋为方圆口低腰。战士皮鞋用棕色反面革,高腰系带式。

12.毛皮鞋。由模压改为线缝结构,前帮加固,透气、保暖性好,容易修理,每双减轻零点三斤。

13.水壶。改为三用水壶,以带水为主,外套饭盒,可做半斤米饭,也可当碗用。

78式三用水壶。虽然水壶不是军服,但它是生活装具,也列入这次被装改革品种。

以上改进的被装,统称78式,从1978年开始,逐步投产,待现行库存被装基本用完后,陆续装备部队。

78式军服正式装备

1978年1月18日,中央军委批准了服装改革方案,名为78式军服,并投入生产。这次服装改革的特点是进一步扩大采用化纤与棉花混纺织物,增加服装品种,改进生产工艺,在冬服配套和携行规定上也作了较大改进。主要将冬服罩衣、棉衣和大衣面料改为涤锦棉混纺卡其布,俗称涤卡布料,棉衣里子布改为改维棉布;化学纤维扩大为涤纶、锦纶、晴纶、维伦、丙纶等多种;对皮帽和毛皮大衣采用新工艺生产,并对罩衣减轻了重量;并对战士军服、女军人夏服加强收腰,战士军服的侧接缝加为两条。

78式陆军干部涤卡冬服

78式军服改进和增加的被装品种共31个。其中改用化纤织物和化纤与棉花混纺的品种有罩衣、棉大衣、针织长衬裤、栽绒帽、棉手套、皮手套、锦纶袜、丙纶蚊帐等8种;改进规格和生产工艺的品种有活面分解式棉衣、直毛皮帽、梳剪烫皮大衣、女裙服、布鞋、棉鞋、毛皮鞋、解放鞋、雨衣、三用水壶等10种;新增加的品种有夏作训服、冬作训服、薄料单衣、两用衬衣、针织裤衩、毛毯、背囊、盔式帽、绒背心、干部皮鞋、女干部圆口皮鞋、战士皮鞋、战士人造革外腰带等13种。

1981年某军校女学员进行队列训练,她们穿的就是78式女干部一带圆口皮鞋。

在78式军服实际配备过程中,因当时时间比较仓促,技术、设备、材料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雨衣、盔式帽、丙纶蚊帐等3个品种没有投产;夏作训服、冬作训服、薄料单衣、活面分解式棉衣、毛毯、背囊、战士皮鞋等7个品种,因设计不合理、论证不充分,中途停产或改产,没有装备部队。其余21个品种,均按计划从1979年起陆续装备部队,到1983年换装完毕。

78式服装开始装备不久,个别军服品种又做出一些调整:短袖两用衬衣1979年先发广州、武汉军区陆、海、空军战士。所谓两用衬衣就是既可以作为内穿衬衣,也可以佩戴领章外穿。根据各军区的意见,海军要短袖两用衬衣,陆、空军要长袖两用衬衣,已于当年照此安排生产,1980年发全军战士。全军单衣面料由“三元混纺布”(涤纶占50%,锦纶占17%,棉花占33%)改为“65/35涤棉混纺平布”(涤纶占65%,棉花占35%)。驻热区和亚热区部队棉衣絮棉由2斤减为1.7斤,等等。

1979年以后南方陆、空军配发的草绿色短袖衬衣

1979年以后海军配发的白色短袖衬衣

需要补充一句:78式军服,仍属于65式军服,两者是从属关系。从1965年55式军服取消到1985年85式军服装备,这期间都称65式军服,中间的几次军服改革,71式、74式、78式,都是65式军服的改进版。通常,军服的换代是指样式、颜色、面料三大要素都有全面或较大的改变。总体上看,78式军服在服装式样、颜色上基本上没有改动,仍属于局部调整。所以外界对78式军服不太了解,老百姓对这次服装改革也不太在意。但78式服装在我军军服发展史上还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它不仅为国家节省大量棉花,由于化学纤维优良的机械性能、抗皱性能和抗霉蛀功能,军服使用牢度,挺括保型性、储存安全性等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因为化学纤维的比重小,使我军冬服重量有一定程度的减轻。78式服装装备全军,使单兵冬季行军负荷得到较大幅度减少;寒区减轻15.6%、温区减轻12.6%、热区减轻19.2%;夏季行军负荷减轻了19.5%。涤卡面料的挺括性,也使当时条件下我军冬季服装外观得到有效改善。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