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高峰之中,一座新城的“精准”突围

麴义看金 2024-06-13 05:12:48

生物医药产业,各地纷争。

有深厚底蕴的产业强区在前,新入局者想要加入竞逐,还能如何突围?

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很多地方。

在无锡,这也是锡东新城一度辗转的难题。

2017年,一家叫臻和科技的公司来到锡东新城。

他们很擅长一件事:精准医疗,更创下了5年估值飙升56倍的业内神话。他们的到来,让锡东新城敏锐地觉察到:

精准医疗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势头却相当迅猛。最关键的是,放眼无锡乃至长三角,区域内几乎没有瞄准这个方向的专业园区。

机会来了!

突围讲究硬实力,也讲究“巧劲”。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已成,多个入局的板块都有自己的优势,在臻和科技的成功引进和激励下,锡东新城决定另辟蹊径——

不押注生物医药大类,把产业赛道就定位在“精准医疗”。

和别人走不一样的路,让“精准”成为一种突围力量。

于是,紧锣密鼓的规划开始了。几年的筹备下来,2021年,伴随着《无锡锡山精准医疗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园区正式启航。

一座规划很久的精准医疗产业园,终于从锡东新城拔地而起。

这是锡东新城竞逐新兴产业大类赛道的办法,它突围成功了吗?

01.

新力量的聚合与爆发

新城造新园,主打一个年轻。

短短几年发展,锡东新城的尝试让大家发现:这样的年轻组合,也可以做成标杆。

“市级首批特色产业园区”“无锡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优秀园区”纷纷被收入囊中,就连当年的首颗种子臻和科技,早已荣获无锡市首批生物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授牌,被评为了无锡市“瞪羚企业”,园区内企业伯科生物也获评“无锡市准独角兽入库企业”……这些,都成为这个产业迅速成长留下的鲜明印记。

在聚焦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健康服务、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学等五大产业方向之下,短短几年之中,“精准医疗”生态正在这里绽放:

2020年,人工关节创新公司宽岳医疗落户,同年圆满完成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2022年,总投50.8亿元的君实润佳小核酸创新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由国内创新药头部企业及小核酸创新药领军企业联袂合作,布局超10条小核酸创新药物管线。

同年,眼科医疗器械龙头企业高视医疗落户,当年成功上市港交所,成为锡山区首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

2023年,估值7.63亿元的科辉智药完成落户;伯科生物整体搬迁至商务区,在锡东新城搭建起全流程国产化的高通量核酸合成与应用技术转化中心;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重大外资项目合凯维女性健康诊断治疗总部项目签约落地园区。

2024年,英达通落地,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将在园区打造一次性血管介入机器人系列产品的设计验证和临床实验基地。

……

算一算,这个园区目前已经聚集了超过60家生物医药行业细分领域的硬核企业,其中链上核心企业近20家。

这其中,除了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几家龙头企业,一股奔涌的新鲜血液也正激发出惊人的创新活力:

近日,宽岳有一项技术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作为下一代人工关节先进生物材料,该技术目前已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是近十年来人工关节摩擦界面材料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之一,宽岳也借此跻身成为全球少数拥有原研聚乙烯材料技术的关节厂商。

英达通将在园区重点攻克的神经介入手术,有“介入手术皇冠上的明珠”之称,也颇有看点。相比传统的手术机器人,英达通自主研发的独特导管设计和配套机电系统无需在推力、扭矩和柔软性之间做取舍,能帮助医生在手术中更便捷地通过迂曲血管到达患处,且具有提供远程手术的能力。

还有伯科生物,这是一家专注于DNA/RNA合成技术的生命科学上游企业。公司已经为国内外100多家的医学检验机构、30多家知名医院与临床学术团队开发了500多款液相基因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伯科生物完成了首款全流程国产人全外显子液相基因芯片的研发与测试,正式推向市场,打破了海外巨头对该产品的垄断。

“新”力量的聚合与爆发,让这个产业新园看起来正熠熠闪光。

02.

借势与扬帆,精准后盾

在园区,走进一个20平米的小小房间,里面放着三台看起来不算起眼的科学仪器。

“20平米,400多万。”无锡市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执行副所长毕锋一句话,就让人意识到事情的“不简单”。

据目测,这还只是研究所众多的实验室中最小巧的一间。

早就听有不少企业家都提到过:“实验室的测量设备都是重资产的。”在这里,我们再次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

不过,精准医疗产业园的企业们有福了,因为研究所的这些“重资产”设备,对园区内企业都是开放的。

2022年,锡东新城商务区宣布和南京大学合作共建无锡市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双方将共建一批公共平台,其中就有检测服务平台、中试服务平台、仪器共享平台等,而这些载体就落在精准医疗产业园。

这一批共建的平台都很“舍得下本”:

联合打造的检测服务平台:正在申报国家CNAS、CMA检测资质,拥有细胞、微生物、色谱质谱、力学等多个实验室,将为药品与医疗器械等提供科学高效的第三方检测服务;

材料中试平台:拥有1000平万级GMP车间,配备3个生物材料研发中心及年产能百万瓶配液灌装生产线,可提供生物医药材料研发、药械产品转化、生产工艺研发和产品注册服务;目前中试平台已经开始服务首个产业化项目。

仪器共享平台就更直观了:分子互作仪、高分辨率质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值仪器都是开放的;

而据透露,未来研究所的赋能还会更多。二期载体已封顶,将建设10米法电磁兼容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细胞治疗GMP中试车间、合成生物学实验室等新技术平台。

不过,这样的“大手笔”中,沉淀的也是这座新城对企业需求的灵敏捕捉。原来,在和企业对接的过程中,一次偶然,锡东新城得知了一个消息:

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对于电磁兼容实验室有很大需求,为了做一次实验甚至需要排队,而且排队现象还很严重,不少企业都只能把产品送到周边城市去检验。

将精准医疗产业做优做强,打造具有鲜明标识的地标产业集群,怎么能没有一套强有力的平台技术支撑呢?

从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这一批平台共建开始,我们发现,锡东新城对于精准医疗产业园的筹谋,已经不限于“聚合”优质资源了。

研究所执行副所长毕锋说,为整个产业服务、加速创新成果变成可用产品始终是研究所一个很重要的责任。据悉,面向企业和创新团队,研究所还可以提供创新成果的概念验证、小试中试、质量研究、注册检验、临床试验等服务。

03.

“精准”不止是它的名字

还记得第一次去锡东新城的精准医疗产业园时,有一点印象特别深:

这是一座地铁直达的产业园。地铁2号线查桥站,3号口出来,便已是身处园中。

离地铁近的园区见的多了,地铁直接进产业园的还真不多见。

距离无锡东高铁站仅三站地铁,与无锡地铁2号线查桥站无缝衔接,这不得从规划开始就足够“精细”?

而这种交通上的“精细”设计还只是一个小缩影。

精准医疗产业园负责人告诉我,按照原来的规划,产业园一期的建筑都是统一的高标准厂房,但是在和企业交流过程中,园区运营方发现,大家对于载体有很多个性化需求,而且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企业需求也明显不同。

发现了这一趋势之后,园区当机立断做出了调整:

“我们把420亩规划分成了两部分,220亩为高标准厂房区,还是由我们国资公司来统一建设,剩下的200亩改为企业自建区,就是给成熟的、自己有能力来拿地建设的企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来。”

比如现在,君实润佳小核酸创新药生产研发基地项目的50亩地,就属于企业自建区。

从地铁直接入园区的交通便利,到个性化的厂房建设,在这个园区里,“精准”施策不是只聚焦某一个环节,更体现于全周期、全流程之中。其中,人才导入也是关键一环。

精准医疗,对应着一条靠研发取胜的未来之路。园区负责人告诉我,复合型人才是行业里比较紧缺的资源。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哪怕是细分行业,也常常是多学科交叉,所以人才就更加珍贵。

怎么促使该领域的一批技术端、产品端的优质企业和高层次人才落地商务区,也成了园区“软规划”中的一部分。

“内部有地铁,外部有高铁,规划初期的精准定位带来了现在的积极影响。所以我们也有一些专家是住在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的,但他们都愿意到这边来工作,因为过来上班很方便。”精准医疗产业园负责人告诉我们。

但对于精准医疗产业园而言,“吸引人才”还不够,“留住人才”才是它的终极目标。

高视医疗无锡负责人王兴在这一方面很有感触。

“选园区就是选圈层。产业园是链上企业、产业平台和行业人才的集聚地,大家更注重在无锡落户以后整个家庭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子女的教育。”在王兴看来,锡东新城整个片区的教育质量很高,居住环境也很宜人,这也是这座新城吸引人才的核心优势之一。

就连高视集团的CTO,Alexey N.Simonov,一位在人工晶状体领域有多项研究成果、帮俄罗斯将3D数字成像和遥感技术应用于国防和医疗领域的一流学者,也被锡东新城的宜居环境吸引而来,从今年2月开始,举家从荷兰迁往无锡。

头雁还在不断飞来:同是今年2月,郭子建院士、杭世珺总工程师、任洪强院士等一批具有丰富理论与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人才重磅加盟园区。在成果转化链条中,这些都是能够起到桥梁作用的关键人物。

繁花簇锦是新气象,打响了头阵,未来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怎么实现?这座无锡的精准医疗产业园要真正成长为一个标杆,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闯。

但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园区,它已经足够证明:

新城造新园,一样有胜算。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