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上合峰会刚刚结束,就传出了印度明目张胆的和八个国家唱反调,想一票否决中国在峰会上的提议。
而八个国家一致的站在中国这边,不管印度拒绝在文件上签字,就要将印度孤立出去。
那么印度为什么要在峰会上唱反调?难道印度更好的打算?
印度不合群
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肩负着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任。
以中国为首的6个国家,在中国的带领下,共同商讨地区重大事务,推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同样,中国作为重要的成员国,积极的在会议中做着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经过了23年的发展,从六个国家成长到了十个成员国和两个观察国再加上十四个对话伙伴。
历年中的会议上,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地区共同发展的倡议,得到了大多数成员国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但是印度一直是在和其他国家唱反调,在去年的峰会上,印度就没有在经济发展战略文件上签字。
并且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可能对文件上内容不感兴趣,并且认为文章中中国内容太多。
但是2023年的文件最早是塔吉克斯坦提出来的,中国在这里面并没有过多的参与,更不用说里面有过多的中国内容。
更加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文件在签字之前是要在各国的代表人下面审议、批准,也就是说印度已经看过文件并且通过了。
而签字是在最后一个步骤,这样的操作让今天的会议变的毫无意义。
然而这次的峰会主办方是印度,在峰会上大搞区别对待,有很大的可能是看自己的地位越来越不如中国,开始有点“应激”
就比如在俄乌战争发生后,中国在国际的地位越来越高,和印度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让印度产生了抵触的心态。
而今年的峰会印度代表人再一次的和其他国家唱反调,在其他国家都同意的情况下,公然拿“中巴经济走廊”说事,说他损害了印度的利益。
并且印度外交部部长苏杰生还想拉拢其他的国家一起来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但是有了上次峰会的结局,其他国家并没有听取印度的话,让印度成了孤立无援的状态。
在峰会结束的时候,八个国家纷纷的表示自己支持中国提议的“一带一路”,承认这是具有改变经济的格局潜力的提议。
好在有了上次峰会中印度唱反调的经验,这次的意外好像是在意料之内,中国的代表下顺利的签署了一系列文件,并且一起谴责了西方国家的制裁方法。
令人不解是的是印度作为一个刚刚成为上合峰会成员国不久的国家,不应该努力融入,而是积极的唱反调,这样的做法似乎不太明智。
而印度最近做出的迷惑操作不止有这些。
更加迷惑操作
印度不仅仅是在峰会上跟其他国家唱反调,印度总理莫迪并没有出席这次的会议。
让外交部部长苏杰生代替他去参加,印度总理莫迪给出的理由竟然是有事参加不了。
但是莫迪不参加作为成员国的上合峰会,反而参加了会议之前的G7峰会,并且释放出了强烈的亲近西方的信号。
印度这样做的原因和影响
印度一直把自己放在亚洲地区的一个强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有着较高的期望。
中国的提议已经影响到了印度在周围的威望,中巴经济走廊中的一部分地区是印巴之间的争议的领土。
这一举措没有充分考虑其主权关切,因此对相关提议持抵触态度。
再加上中国和印度同时作为亚洲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不断增长的经济,在无形中给印度上了压力。
而中国在峰会中的的倡议会加剧压力的产生,印度不得不在一些领域面临着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
最重要的是印度政治局势也可能对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决策产生影响。
印度本国的民族情节在不断上升,政府也受到了影响,在决策上更倾向于维护维护本国的利益和形象。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对中国的提议采取谨慎态度,甚至拒绝签字,也是为了回应国内政治压力。
当然印度拒绝签字对中印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两国同样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在世界经济中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而中印边境的冲突一直不断,让两国的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拒绝签字让着样的关系进一步的推向了高潮,影响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同时也为峰会的稳定产生了冲击,上合组织所在的地区涵盖了中亚、南亚、西亚等多个重要地区,这些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全球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
印度的拒绝签字可能会使这些倡议的实施面临困难,从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
面对印度拒绝签字一事,中国作为上合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减少误解和矛盾,为上合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应在尊重彼此利益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利益点,推动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提出的一些倡议虽然引起印度的担忧,但这些倡议也符合上合组织大多数成员国的利益,所以不会因为印度的拒绝签字而取消一带一路计划。
总结
正是这件事反映了上合组织中暗藏的危机,也凸显了地区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各成员国应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加强沟通与对话,寻求共同利益点,发挥上合组织机制作用,推动中印关系改善,共同为上合组织的发展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