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央媒都亲自下场,南通禁止制售纸钱遭怒怼:你们把清明也禁了吧

猫大叔辣评 2024-04-04 11:42:35

01

这次南通被骂上热搜,而且被骂得很惨,真的一点不冤。

你说,他们有多“作“呢?

就在清明节前,他们突然下了一个禁令:

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轻则没收罚款,重则拘留治罪。

并且,这还是由民政局与市监管联合发布的禁令,可想而知这涉及面和力度有多大,就不用我多说了。

最重要的,这个禁令完全无法得到本地大多数网友们的支持,很多人甚至还认为这完全就是损害了他们的个人权益。

虽然简单的从禁令上看,南通的这一做法是为了提倡文明祭祀,净化城市环境,初衷是好的,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就有失考虑了,并且问题很大,影响自然也很严重。

先从这个禁令的联合发布单位来看,民政局发布这样的禁令还能够理解,毕竟倡导移风易俗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你一个市场监督管理局来凑什么热闹?

到底是民政局给了你执法的权利,还是你觉得这件事往上一攀就能分一杯羹?

说实话,这个禁令如果仅仅停留在民政局倡导的层面上,相信当地网友们的反对情绪也没有这么高涨,错就错在这个禁令还拉上了市场监督管理局,意思是如果不硬对硬,那轻则就是罚款,重则就是治安拘留,你说哪个小商小贩敢卖?就算有人拿着钱去买,商贩们也不敢赚这个钱。

而这样的后果又会是什么呢?

要知道这个禁令并不是一两个月之前出的,是这两天才出的,也就是说在禁令出台之前,很多商贩很可能都备货了大量的冥币纸钱、纸扎等祭祀物品,就等着清明节前后可以小赚一笔。

大家也知道,对于做殡葬生意的人,清明节也就等同于做烟花生意的春节,一年大多都指望这段时间了,没想到原本一切都就绪了,结果官方却出台了这一纸禁令。

很快,当地有丧葬店就下架纸钱冥币,改卖鲜花。

并且,类似的事情,我记得当地还有媒体批判过。

02

虽然我不知道事先有没有和他们通过气,但从网友们的愤怒来看,估计和禁令出台的时间差不多。

怪不得这一禁令一出,当地的市民热线都被打爆了,而且如东、启东、海门、海安、如皋、通州的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不是南通的,禁令和自己没有关系。

还有网友赋诗一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不见南通魂。

借问先人何处有,孩童不知有先人。

还有个网友说:

你们把清明都禁了吧!

戏谑中带着几分心酸。

各大媒体也纷纷发文谴责,就连一向对人对事严谨的央媒也罕见发声:

这样的管理是机械式、不切实际、缺乏人情味的,应该慎重对待。

细想一下还真是。

以前清明祭祀,可能烧几十元的冥币和纸钱就够了,现在分要让你文明祭祀,要买鲜花,动则就是大几十上百元,并且鲜花保鲜时间短,放在那里一两天就谢了,这无疑是不是不仅增加了市民们的祭祀成本,还增加了清洁工的清洁成本呢?

祭祀用鲜花,难道就不是一种浪费了吗?就是一种环保行为了吗?

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虽然当地有网友也称烧纸的确很夸张,一车车一吨吨的烧,引发过好多次火灾。

我也理解,南通的这一纸禁令也不是南通独有,南通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3月份开始,辽宁省凌源市、黑龙江省嫩江市、天津市和平区也相继发布了类似的禁令,但为何偏偏南通却被骂上了热搜呢?

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南通的这条禁令,正好卡在了清明节前的这个节骨眼上,网友们恰好正准备去上坟祭祀,所以这件事也被无限放大了。

其实,你说这个禁令有没有依据,是不是南通当地部门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呢?

当然不是。

律师说,在清明节前,不少地方政府发出文明祭祀倡议,同时禁售封建迷信祭祀用品。依据是《殡葬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和第二十二条,“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并且,南通所在的江苏省在《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中,也 “倡导文明、低碳、安全祭扫,推广集体共祭、敬献鲜花、网上祭扫等祭扫方式”。

但这条禁令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

冥币纸钱到底属不属于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

03

南通的一纸禁令里,明显就是把冥币纸钱归纳到了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的范畴之内,才最终导致了民怨。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那南通的这个禁令就是拿着鸡毛当令剑,偷换概念,完全就是一种权利任性下的“懒政”行为。

关于烧冥币纸钱祭祀,是民俗还是封建迷信?

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关注民俗文化和社会治理的建设问题的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成胜,在采访中说:

制冥币、烧纸钱是中国传统清明节祭拜仪式的重要内容,是一种民俗形式。

甚至,连央媒都为次定性:

焚烧冥纸只是祭扫中的一个环节,谈不上是封建迷信。

也就是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是一种表达思念之情的祭祀行为,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所以根本就不适用于这个禁令之下。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想一想也是,我们反封建但不能反传统,我们反迷信也不能反民俗,我们保护环境和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也不能一刀切的不让别人烧钱祭祖。

中国人都知道,在清明时节烧纸钱冥币给亡人的价值,早就超过了烧钱这一表象,就连西方电影《寻梦环游记》里,在万圣节他们也给祖先少烧纸烧冥币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这不仅是一种和亡人的精神链接,更是一种记忆的延申,就像电影《飞屋环球记》里关于死亡的那段台词: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是这世界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还有,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里这样写道: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

所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遗忘。

中国之所以从古至今都有祭祀祖先和先人的传统,就是因为不想他们被人遗忘,烧钱的这种行为只是在和亡人对话,表示他们并没有被遗忘。

可是这种普世的情感,却被冰封在了冰冷的一纸禁令之下。

如果真按这个逻辑来推演,那中元节、祭灶节、元宵节都通通是封建糟粕,都应该一一被取缔。

04

更讽刺的是,眼看自己上了热搜,南通相关部门连忙解释说,是从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角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推进这个事情,当然选择在清明时节这个时间点,确实容易引起老百姓的一些误解。

老百姓有些议论,可能是没有吃透(文件)或者是我们没有解释明白,但和老百姓慎终追远是两回事,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是从市场行为强调禁止制造和销售,没有说(禁止)使用这个环节。

好家伙,还一脚把这个锅踢给了老百姓,说是老百姓没有理解他们禁令的意思。

你说,你们只是禁止制造和销售,没说禁止使用,那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只是不让农名种地,但没有让你们不吃饭啊”。

这样的逻辑,到底是谁误会了谁,是谁在强词夺理,强言狡辩,最后什么强盗逻辑?

更讽刺的是,我们很多地方一刀切的禁令内容,却在别国成了宝贝。

还记得多年来一到春节,很多地方为了安全保证就禁令燃放烟花炮竹的禁令吗?

《南方都市报》就曾点名了一些涉嫌违反上位法的烟花爆竹管理“土政策”:

郑州市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区域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021年7月30日,河南省通过《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全省“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

2021年,辽宁省盘锦市明确规定,2021年12月20日起至2022年4月20日,全市域内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决定自2022年1月15日起至2022年3月15日止,在全市范围全时段禁售、禁燃、禁放烟花爆竹……

结果,在这一条又一条的禁令之下,是春节气氛的丧失,是传统民俗被遗忘,是一年又一年的新年没了年味和喜庆。

终于,等了这么多年,迎来了全国人大法工委的明确说法:

有关地方性法规关于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与《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不一致,应当按照上位法规定的精神予以修改。

而很多我国“一纸禁令”的民俗传统,别国却当成了宝。

这样的事,也早就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样的禁令和一刀切管理,也不是一两个地方的做派,越来越成为很多地方懒政的好方法。

就像人民网评论“一刀切”现象时,说的那句:

”那些打着“政治正确”名义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恰恰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它们不仅有名无实,还会让工作变味,危害严重,贻害无穷。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转发与留言,是猫叔最大的动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