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之战国《东周·特大型圜钱2》暨鉴赏

古韵燕蜀收藏 2024-08-29 19:34:35

东周圜钱有特大 文字端写不同版

在战国中晚期的圜钱中,有铭文为“东周”和“西周”两钱,青铜质地。据考,此钱来历为公元前441年,周王考封其弟揭于河南城。此城在洛阳之西,故称其为“西周”,西周君曾铸造“西周”圜钱。而“东周”铭文钱,则是公元前367年,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地,巩位于洛阳之东郊,称东周,铸“东周”钱。

收藏实践中,“东周”、“西周”圜钱,乃为战国圜钱中著名的大珍品种之一,也曾被授予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爵。其中“东周”圜钱遗存比“西周”相对要略少,收藏价值更高。

就谱载情况来看,在早前民国时期出版的《古钱大词典》中,便载有无廓特大型“东周”圜钱一品(径约43毫米左右),其余新老泉谱所载“东周、西周”两钱,直径均在25—27毫米之间,制式有廓,乃为小型,而后未再见公展披露其它形制大小者

就之前已经披露的战国圜钱来看,其形制有大有小,文字排列也有别。因此,“东周、西周”两钱,史铸形制有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等则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发现之品,要经得起三相一材之鉴。

有幸,愚在经年的猎泉过程中,便发现并获藏该两钱之特大型者。时至今日,不再秘藏,特将其中这枚从未披露过的“东周”特大型圜钱,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公展鉴赏于此,以飨泉界泉好,孰是孰非,是骡子是马,一相便知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东周”二字,古篆书体,右左横读,背平无文。可见其字书写中规中矩,笔划纤细而清晰,间隔有距,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整体书相彰显端庄而古朴。书意风格亦是与小型者相类(注:“东周”钱其中的“东”字有多种不同写法风格,帐中有藏,后另择机披露),本品文字整体笔划结构工整,乃为又一不同书相版式。藉此,无需多言,品文识书,本品书相风格鲜明而正点,其时官炉优品无疑,其门得开,难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观之,本品铸制规整有加。圆形圆孔,面背皆无廓。其中,面穿孔斜入径大于背孔,轮边斜切,直径面小背大,此为到代圜钱制式铸相之典型特征无疑。其直径约为49.68毫米,重约28.73克,铸体厚薄适中,形制是为特大型可确定。再观其铸相,地章平整,穿孔轮边干净利落。其文字笔划纤细且圆凸,深竣清晰,笔划鼓凸而彰显自然有度,正是恰到好处,毫无做作之态。毫无疑问,观铸识体,本品之铸相显示,乃为其时官炉优铸之品而可得确定,其门再开,当是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呈现半生半熟坑之锈相,乃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于陕西咸阳坑,已有约四十年余年时间。续可见其身锈痂裹缚,皮壳叠嶂,包浆凝重,分布深浅相间,十分的自然。其锈痂红斑崭露,仍有少许绿锈点染,十分真切而典型。测其皮壳更是老而弥坚,紧实不糟,老气横秋之貌相,千年岁月磨砺之特征凸显。再察其材质,底色泛红,乃青铜质地确定,铜色更是十分的自然陈旧,无需赘述。至此,辩锈识浆,本品锈相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其大门洞开,伪不可得,自是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东周”特大型圜钱(书相工整版式),三相一材,可谓一眼开门见山,无异无邪,真实到代而毋容置疑。如前所述,此形制虽然《古钱大词典》有载,然书相不同,因此其不仅脱谱,而且在收藏实践中,无论真伪,皆没有见到过有披露提及,可谓极其珍贵,填补了空白而意义颇大。愚在此乃为首发实物之照。总之,无论如何,不管其有无谱载,只要实物三相一材过关者,则其到代真品,值得倍加珍惜矣。

以下为本人已经公展鉴赏了的另一枚“东周·特大型”圜钱,其文字与上述品写法有所不同,形制大小也有不同。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