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之父:得了幽门螺旋杆菌要尽早治

宝粉看时尚 2024-11-19 20:46:58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于11月17日在广州南沙召开,主论坛上,“幽门螺旋杆菌之父”巴里·马歇尔博士更新了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新诊断视角,他曾在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因揭示了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病的关系。

巴里·马歇尔强调中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关系密切。

巴里·马歇尔之前曾认为医学家们将胃部不适的罪魁祸首全都归结于患者的日常行为,比如饮食和精神压力。

1860年,德国外科医生海因利希·阿尔布雷希特-冯-比尔霍夫提出胃溃疡是由精神压力引起的,而他的观点受到了当时医学界的大力支持,直到20世纪80年代巴里·马歇尔对自己的发现进行研究。

巴里·马歇尔博士说:“以前确实有人认为胃部不适是由精神压力造成的,这种观点在医疗界流传了很久。

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幽门螺旋杆菌就是罪魁祸首。”

1982年,巴里·马歇尔博士和同事发现胃中有一种新的细菌,并将其命名为幽门螺旋杆菌。

人类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活在胃里面的细菌会引起一系列胃部疾病,一直到80年代的时候巴里·马歇尔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病之间的关系。

1994年,巴萨莱国际研究联合会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胃病的主要病原体,并首次推荐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同时中国也是全球胃癌高发的国家,大约有一半的胃癌病例都发生在中国。

我国上海的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54.3%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也会持续增加,所以这项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巴里·马歇尔博士说:“罹患胃癌的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即使身体健康的老人也应检测一遍幽门螺旋杆菌,若检测阳性,应尽早治疗。”

巴里·马歇尔博士报告了中国大规模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取得的成果:

在2014年到2021年期间,中国医疗系统检测到了30万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并采用了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了早期诊断率,帮助3000人早期发现了癌症。

他指出:“中国医疗保健系统正在通过新技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形成了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新疗法,并正在将这些新疗法应用于临床。”

幽门螺旋杆菌不可小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经历了以下症状,他可能会被医生要求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首先是消化不良频繁出现,二是腹胀感,经常无缘无故的感到肚子胀气怎么也消化不掉,三是恶心和呕吐,有的人甚至会因为感染了刺激到胃就进行恶心呕吐,而且这种情况能频繁发生,每天都有好几次;

四是腹痛频繁出现,还有其他一些症状,比如嗳气、食欲不振等。

医生可能会让患者做一些检查,以帮助确定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验证消化内镜检查结果,通常通过内窥镜检查消化道来观察有无炎症或溃疡,如果发现炎症或溃疡,通常会取样进行进一步分析,以确认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活组织检查也可以是一种方法,通过内窥镜切除一小块组织样本,然后在实验室对其进行观察,以确定是否有炎症或感染的迹象;

检测呼气或粪便样本,通过呼气试验或粪便样本检查可以检测到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

血液测试,通过抽血样本,医生可以检测出抗体是否存在于血液中,如果存在,那么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可能性非常高。

只有经过医生的一系列检查后,我们才能最终确认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但如果我们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又不去治疗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就是得点胃病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也没觉得有多么难受。

但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经久不愈的慢性胃炎,由于胃部发生炎症反应,这会导致患者长期腹痛、反酸等症状,非常影响生活质量,还会造成长期难愈合的消化道溃疡,因为幽门螺旋杆菌会刺激胃部分泌过多胃酸,从而导致患者发展为溃疡,甚至有一定几率使溃疡穿孔;

还有导致胃癌这个最可怕的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绝大多数胃癌患者都感染有幽门螺旋杆菌,但并不是所有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最后都发展为胃癌,所以大家不必过度担心。

但是同时,由于这种癌症病变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症状,所以等症状明显的时候往往已经晚期了,所以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定期检测一下。

及时治疗是预防的关键。

既然我们知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这么大,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呢?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感染?

我们都知道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口腔传染,如果口中携带有这种细菌,但是没有引发相关症状,就可能通过餐具、牙刷传递给相同家庭环境中的其他人。

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控制这种细菌的传播,我们应该进行日常口腔卫生清洁工作,以此降低口中细菌浓度,并尽量避免使用公用餐具,避免交叉污染,同时也要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细菌滋生。

除了避免交叉污染外,还应避免与他人分享个人物品,以此来降低传染风险,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公共环境卫生,由于社会公共环境中细菌非常多,而且防范比较松,大多数人容易放松警惕,就常常在公共场所不注意勤洗手,这给细菌传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所以我们应该勤洗手,不仅要在饭前、如厕后洗手,还要在与他人接触后、进行公共场所活动后等情况适时洗手,这样可以有效阻止细菌传播。

不少地方开始普及手部清洁设施,比如洗手池、消毒液等供大家勤洗手用,所以大家可以利用这些设施进行勤洗手,以防止细菌传播。

还要保持饮食卫生,切记吃生食,并尽量避免吃高浓度细菌污染的食物,如发酵食物,因为这种食物容易含有细菌并被人体肠道吸收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科学饮食作息规律。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