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都一样的

文献佑人间 2024-03-14 11:20:45

今年春节时,我在向儿时老师拜年时,遇到了也来向老师拜年、多年未见的儿时同学卫民(化名)。

儿时,我与卫民同窗,有好几个学期坐一张桌子,是比较铁的一对哥们。我俩从小学到初中毕业,一直同班。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初中毕业时,卫民因父亲离世,家里缺劳力,不再续学,回家务农了。此后,我俩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那天在老师家,卫民再三邀我在天气暖和时,去他农村的家走走,并给我留了地址。

今天,天气晴好。上午,我约上另俩位老同学,驱车三十来公里,去了卫民家。卫民所在的村庄,交通便捷,村容整洁。不大的村落,因开发旅游,农家乐火红,远近闻名。几年前,我因旅游去过,只是不知道昔日的要好小伙伴就住这个村。

卫民因父亲去世早,家庭困难,当年他做了上门女婿。

中餐,几位近半个世纪未见面的老同学,边吃边聊,彼此有许多说不完的话,中餐一直吃到下午三点来钟。

卫民是在座同学中文化程度最低的一位,但他朴质的言语,是满满的诚实和哲理。

他说:我15岁不到就失学了,挑起了家庭重担。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人,要为奶奶和多病的母亲减轻家庭负担,要供养俩个还在上小学的妹妹,自己到32岁才成家,生育孩子,后来帮助俩个妹妹出嫁,再后来为奶奶和妈妈养老送终。如今,爹妈都不在了,俩个妹妹远嫁他乡,自己也老了,但只要自己还能动,就尽量在田里苦些钱,实在不能动了,在城里生活的女儿如果会照顾我,我就随她生活,如果女儿不孝, 我就和老太婆(妻子)去镇上的养老院度老……阿拉农村不像你们城里人,生活讲究质量,你们城里人有奔头、有盼头,阿拉农民就是糊(混)日头。

我等同学异口同声:阿拉与你都一样的,哪个不是在糊日头啊。

我内心想:许多事,我们远没有农民出身的卫民老同学看得明白、想得通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