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名医学生被激怒!当街发起暴动,竟是因为一条被虐待的实验犬

依白评教育 2024-01-10 15:43:00

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杀死多少只实验动物?

面无表情地从笼子中拎出一只小鼠,熟练地一手捏住它的颈部,一手抓住它的尾巴,随着「咔嚓」一声闷响,刚刚还吱吱乱叫的小东西立马像断了线的木偶一般,变得绵软......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许多生物科研人的日常中。

2021 年,Science 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99.3% 的实验动物是大鼠与小鼠,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小白鼠」。美国每年使用的「小白鼠」总量为 1.13 亿只,其中有 4450 万可能遭受着痛苦实验的折磨(我国目前没有相关的数据)。

图片来源:Science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为了科学发展,实验动物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当一个人决定要走上科研之路,就得面临杀死几十、上百甚至数万只小动物的挑战。

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这些无私的生灵就以人类「替难者」的身份出现在解剖台上,但人类对它们的关怀,却是最近一百年才有的事。

而在争取关怀的路上,少不了斗争与冲突。

小猎犬与内分泌学的诞生

19 世纪末,两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将英国推向全盛,伦敦成为彼时全球生物学研究的中心,无数惊人的成果在这里被发现,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

早期的动物实验充斥着各种不规范,当时的科学家普遍采取活体解剖(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这种实验方法由于过于残忍,遭到了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在内的集体反对,社会上有关「限制活体解剖」的呼声越来越高。

成立于 1875 年的英国反活体解剖协会(NAVS)

于是在 1876 年,《虐待动物法》(Cruelty to Animal Act)应运而生,实验动物的福利首次被纳入法律之中—— 动物在实验时必须被麻醉,每只动物仅可实施一次实验,并且在实验后必须给予安乐死。

这个法案是跨时代的,它在后面的几十年里一直维系着「动物保护」和「科学进步」之间的微妙平衡,而故事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1902 年,英国生理学家欧内斯特·斯塔林(Ernest Starling)和威廉·贝利斯(William Bayliss),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当食物进入小肠时与肠壁磨擦,小肠粘膜会分泌出一种数量极少的物质进入血液,流送到胃后边的胰腺后,胰腺马上会分泌出胰液并立刻送回小肠,和磨碎的食物混合起来,进行消化活动。

斯塔林(左)和贝利斯(右),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后来,他们将这类数量极少但有生理作用,可激起生物体内器官反应的物质命名为「激素」(hormone),一门全新的生物学学科,内分泌学就此诞生。

这项伟大的发现,就是建立在大量动物实验基础上的——斯塔林和贝利斯选择杂交小猎犬作为实验对象,在切除小猎犬体内所有通向胰腺的神经后,他们发现胰腺仍能按时把胰腺液送到小肠,从而证实这个过程不是由神经反应介导的,而是由一种新型的化学反射介导的。

毫不夸张地说,内分泌学的诞生,小猎犬功不可没。

可问题也出在了这些小猎犬上,两位大佬花了 2 年多的时间在这个课题上,期间做过实验数不胜数,斯塔林的实验室一度是全伦敦最繁忙的,可以想象死在他们解剖台上的小猎犬得有多少。

就是因为数量太多,他们被反活体解剖协会给盯上了......

备受争议的小猎犬实验

20 世纪初,生物学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科学家对实验动物的需求越来越大。1878 年,《虐待动物法》刚颁布那会,全英国只有不到 300 次动物实验,到了 1903 年,这个数字暴增 60 倍,多达 19084 次。

面对科学实验的高速发展,《虐待动物法》显然不够用了,维系近 30 年的微妙平衡岌岌可危,而斯塔林和贝利斯的小猎犬实验就是打破平衡的导火索......

最先向小猎犬实验发难的,是来自瑞典反活体解剖协会的莉兹(Lizzy Lind af Hageby)和莱莎(Leisa Katherine Schartau)。1900 年,二人参观了位于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 满屋子的动物挤在狭窄肮脏的笼子里,并且被研究人员用尽方法罹患上各种病症。

莉兹·林德·阿夫·哈格比,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受到震撼的二人决定搞点事情。

1902 年,莉兹和莱莎前往伦敦,借着参观学习的由头,暗中调查英国各大医学院动物活体解剖的情况,斯塔林的实验室自然没少去光顾。二人将每天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最后集结成一本书《科学的混乱:两位生理系学生的日记摘录》。

图片来源:亚马逊

这本书一经发布,就在英国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其中争议最大的一章便是详细记录了小猎犬实验的过程。

根据书中描述(不完全代表真实情况),1902 年 12 月,斯塔林教授选择了一条棕色小猎犬进行解剖实验,切开了它的腹部并连接了胰管,接着小狗被放回笼中关了两个月。隔年 2 月,小猎犬再次被送上手术台划开腹部和脖子,并分别进行不同实验,但这一次的麻醉似乎做得并不到位,小狗在手术过程中不停地挣扎,发出嘶嘶哀嚎。

实验结束后,这条可怜的小猎犬被交给在场的一位学生亨利·戴尔(Henry Dale,日后是 1936 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做最后处理,戴尔用小刀划开狗的心脏,草草结束了它的生命……

法庭上几位教授重现了实验场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而为了把事态继续搞大,一位名叫斯蒂芬·柯勒律治(Stephen William Buchanan Coleridge)的人也加入了进来。他在 1903 年 5 月参加英国反活体解剖协会的年会时,披露了棕色小猎犬的故事, 并声色俱厉地指责科学家是实施酷刑的刽子手。

当时描绘柯勒律治的漫画,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血淋淋的描述,配合上煽动性的演讲,舆论的怒火立即被点燃,报纸上满是对两位教授的批评,不少人强烈要求他们公开道歉。

但斯塔林和贝利斯这样的学术大牛岂是轻易就被吓到的?人狠话不多的二人,也没和反活体解剖协会多逼逼,反手就把柯勒律治等人告上法庭,起诉他们诽谤。

描绘庭审现场的漫画,中间拿着实验仪器的是贝利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一边是声势浩大的反活体解剖协会,一边是势单力薄的科学家,你觉得谁会赢?柯勒律治等人虽然获得了大量民众的支持,但在法庭上依旧败下阵来,被判赔偿两位教授 5000 英镑。值得一提的是,这笔钱后来被捐给伦敦大学做研究经费,充满幽默感的贝利斯为之取名「斯蒂芬·柯勒律治活体解剖基金」(Stephen Coleridge Vivisection Fund)。

初次交锋,两位教授获胜。

但事情还远没结束,从民众反应和法院判决结果的矛盾就可以看出,当时英国社会的想法就如同 2016 年的脱欧公投一般撕裂,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暴动!暴动!暴动!

法庭上吃了憋的反活体解剖协会肯定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

他们火速筹集一笔基金,请雕塑家怀特黑德(Joseph Whitehead)替棕色小猎犬立了尊青铜像,并说服伦敦市巴特西区的议会,为铜像提供一个空地安放。

1906 年 9 月 15 日,小棕色猎犬铜像在挤得水泄不通的人潮中揭幕,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和爱尔兰女权运动先驱戴斯帕德(Charlotte Despard)也莅临演讲,算是在败讼后挽回一些颜面。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棕色猎犬铜像下方,刻着一段极为挑衅的话:

「为了纪念 1903 年 2 月在伦敦大学医学院实验室里死去的棕色猎犬,也为了纪念 1902 年在同一地点被活体解剖的 232 只狗。英国人,这种残忍的活体解剖还要持续多久?」

伦敦大学的医学生们被彻底激怒了。从树立的那天起,就不断有学生组织抗议活动,并对雕像进行破坏,逼得巴特西区的警局派出 24 小时警力巡逻,以保护铜像的完整与安全。

1907 年 10 月 11 日,冲突到达顶峰。当时正值一年一度的「牛津及剑桥大学橄榄球」比赛,反对铜像塑立的医学生聚集了近 3000 人,浩浩荡荡地组织游行抗议。

随着带头者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冲突开始逐渐不受控制,人群之中有人忍不住和警察扭打起来,最后引发暴动。警方花了好几个小时才控制住场面,很多学生被捕,但大多都在拘留后以罚款了事。

这个事件后来被统称为「棕色猎犬暴动」,双方你来我往斗了好几年,最终巴特西区议会忍无可忍,在 1910 年 3 月 10 日清晨派人悄悄拆除雕像……

铜像被拆除前后,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棕色猎犬暴动事件」虽然最终以两败俱伤收场,但带来的历史意义却是非凡的。

这次冲突直接促成英国成立皇家活体解剖委员会,对《虐待动物法》进行重新修订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后来更是在此基础上颁布了号称当时「世界上最严格监管体系」的《动物(科学程序)法》,将实验动物福利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肯定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评价 100 年前的医学生和动保人士到底孰是孰非。实验动物福利体系的日益完善离不开双方的努力,虽然目的不同,但他们都在推动着科学在曲折中进步。

2021 年 9 月 6 日,在原雕像揭幕 115 周年之际,英国作家宝拉·欧文(Paula S. Owen)发起了一项倡议,号召重新铸造小猎犬雕像来表彰实验动物在科学发展中的贡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