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变了!中国新一轮“房改”来了!

樱桃的大房子 2024-11-11 14:25:36

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彻底变天:

以商品房为主的单轨制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以保障房为主、商品房为辅的双轨制。

怎么理解?先看一下原文件表述。

“房改”的源头是两个月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文件(国发【2023】14号文)。最近已经传达各城市政府、各部委直属机构。

文件的两个主要目标:

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焦虑,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

二是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浓缩下来,其实就是三点:

1、通过建保障房,消除买不起房的焦虑;

2、让商品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

3、这是新模式。

前两点,很多人应该听过类似提法,但真正理解透的估计不多,第三点说的是这次房改的重磅程度——载入地产史册级别的大变天。

怎么理解?

过去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只有商品房这一条腿,一条腿走路,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想要有住房,就得去市场上买商品房。

全部需求都要在商品房市场上得到满足,也就有了过去20多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以及房价高企带给年轻人的压力大山。

之后不一样了,商品房和保障房两条腿一起走,可以合理地解决市场上完全不同的住房需求。

就是上文重点里面的前两点,一是消除买不起房的焦虑,二是让商品房回归居住属性。

收入不高、住房有困难的,就买政府提供的价格更便宜的保障房,或者租住在公租房里。

至于商品房,回归商品属性,完全市场化操作,让有钱人去买,房价涨也好,跌也好,跟普通人没有关系,普通人也无需关心。

商品属性,有钱人定价,所以未来那些品质不错的房子还会继续往上涨,当然也仅限一些核心城市。

具体的实施,文件也给了点参考。

1、保障房价格: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按保本微利原则,公平公正配售。

具体的标准虽然没说,但初衷是让低收入群体买得起。现有的参考有两个,一是深圳的共有产权,大概市价的五折,另一个是新加坡组屋,价格大概商品房的三分之一。

2、保障对象及配售方案: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引进的人才;以家庭为单位,保障对象只能购买一套保障房,而且要实施封闭管理,就是不能上市交易。

3、城区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率先探索,目前符合要求的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南宁、石家庄、厦门、太原、苏州、贵阳、合肥、乌鲁木齐、宁波、无锡、福州、长春、南昌、常州。

这其实是跟98年房改反着来的。

98年房改,是我们经历过的第一次房改,当时房改的目标是暂停福利性分房,推动住房市场化。

这一次是彻底抛弃香港模式,对标新加坡模式,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就是要形成新加坡式“保障为主,市场补充”的住房结构。

新加坡是1960年开始主导建组屋的,到现在,新加坡双轨道的住房结构已经实行了60多年,整个国家近600万人口,有将近80%的人住在组屋,20%的人住的是自己买的房子。

新加坡家庭买一套组屋也不难,大概3-4年就能买得起。

而组屋也并没有影响商品房的涨幅,2018年到2022年,新加坡私宅房价增长率分别是7.9%、2.7%、2.2%、10.6%、8.6%。这种涨幅虽然谈不上暴涨,但已经很不错了。

这正是现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急需的药方。

1、“三高”模式是断不能再走了。

过去我们走了20多年的香港模式,实际就是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三高模式”,虽然中国居民的财富总量增的挺快,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以高债务为代价的。

过程和结果就不再说了,现在大家也都看得到。三高模式继续长期走下去,经济发展的副作用永远也解决不了。

要改变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换模式,找到一种长期健康的发展模式。

2、楼市整体的供求关系已经变了,现在要的不是边际调整,而是方向的改变。

这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赵燕菁说的,我还蛮认同的。

意思就是以前市场供不应求,要打压房价,现在已经供过于求了,就不应该再打压房价。背后的大逻辑是现在各地执行的一些购房政策,不管是限价还是限购,该撤就赶紧撤了。

因为现在已经不是调不调控的问题了,而是楼市既定下滑趋势下,方向调整的问题。

金融属性的房子可以有,但只能交给有钱人,让有钱人花钱。

持续地限制,看不到房价上涨的预期,这些有钱人可不会白白等着,与其让钱出去,不如把它留在国内,给政府做做贡献。

3、经济转型期,需要基建的继续拉动。

从今年上面对房地产的态度来看,当局是想摆脱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依靠高端制造业的投资,来弥补地产投资的缺口。

转型的方向是没有错的,但完全替代房地产的产业经济,也确实需要时间。把保障房纳入“新基建”,也能拉一拉转型期的固定投资。

所以,我们拥抱新加坡模式是早晚的事。

但,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新加坡模式能够顺利推进,必要条件很多,比如地方主动让利,不依赖土地财政,而且还能贡献出大量的低价土地,让保障房维持在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合理水平。

单单是这一条,就是很多地方难跨过去的坎。

再算上长期建设的时间成本,地方能不能长期支持下去,真不好说,所以这条路,任重且道远。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