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女性之为自由而放弃王位的瑞典女国王克里斯蒂娜。

乃澳聊历史 2024-08-21 22:02:38

小编闲话:最近忙于工作,微头条更新比较及时,文章更新稍慢。

本章内容1.2万字左右,看完时间较长,大家可以在放松之时静心阅读。谢谢!

在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女性,其法律权利、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都与男性极为不同,甚至当时的一些欧洲社会学者将她们归为“社会边缘群体”。

在15世纪之前,欧洲的男女性之间毫无平等可言。虽然基督教中的教义提到,上帝在恩宠和拯救面前,男女并无差别,但到了实际的生活中,女性与男性的地位毫无对等。

实际上,即便在伯格音运动后,教皇格列高利九世承认了伯格音派,但伯格音派在宗教上始终未被作为教会体系中的一个团体,甚至伯格音运动后,其会所不断受到打压,导致各项经济活动无法开展、讨论神学的活动也逐渐无力进行,并最终沦为中世纪妇女的避难之地。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发展,近代以后,欧洲的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尤其是贵族和王室女性,其社会地位几乎与男性无异。

但不论中世纪时期还是近代以后,女性在欧洲的社会活动中总是受到较多的束缚,而那些有着特殊地位的贵族、王室女性,也不能幸免。

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位欧洲近代初期的女性,她自年幼便成为瑞典的国王,成年后行使国王的权力并取得极高的政治成就。

而这位女性国王却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却主动放弃王位,为了追求信仰和自由而离开故乡。

她长相美丽、性格直率,与当时的欧洲对女性的要求大不相同;其本人有着传奇的政治成就,却又因为在学术和宗教上的贡献,受到当时天主教和罗马市民的尊敬;她在罗马定居,逝世后得到教皇给予的极高荣誉。

她就是瑞典女国王克里斯蒂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她事迹,同时对那个时代的欧洲进行解读。

北欧传奇女性——瑞典女国王克里斯蒂娜的成长

克里斯蒂娜女王即克里斯蒂娜·奥古斯塔,瑞典王国瓦萨王朝最后一位国王和女王,她是古斯塔夫二世与王后勃兰登堡的玛丽亚·埃莉奥诺拉所生唯一存活的合法继承人。

其父亲古斯塔夫二世于三十年战争的吕岑会战中阵亡,当时年仅六岁的克里斯蒂娜以假定继承人的身份继承了王位,并在18岁时开始实际掌握权力统治瑞典。

克里斯蒂娜亲政10年,并取得了众多成就,但却在不满30岁的年纪卸掉王位。

在卸掉王位后的时间里,克里斯蒂娜周游欧洲,并长期定居罗马。

在此期间,她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对艺术的贡献,使得其名声传遍欧洲,加上她的出身、美丽的外貌和在政治上的成就,一时之间欧洲贵族和众多年轻才俊对她趋之若鹜。

一、出生便深的父爱,但缺乏母爱

1626年12月18日,克里斯蒂娜在瑞典王国的斯德哥尔摩出生,父亲是瑞典瓦萨王朝的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母亲是瑞典王后勃兰登堡的玛丽亚·埃莉奥诺拉。

在克里斯蒂娜出生之前,她曾有两个姐姐,但都先后夭折,因此她是家中第三个孩子。

当时的瑞典王室期待的是一个男性继承人,而在克里斯蒂娜的母亲诞下她时,因为新生儿毛发浓密,加上其哭声响亮而嘶哑,宫内一片欢腾,人们认为王后生了一个男孩。

在助产士们发现克里斯蒂娜实际是女孩时,大家感到非常尴尬,但国王却不以为意,并对这个女儿非常宠爱,而这在很大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克里斯蒂娜出生时的种种异象。

克里斯蒂娜出生之时的当晚,曾发生了罕见的天体“合”现象(所谓天体上的合是指太阳或者行星的黄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坐标重叠了,但古人对行星的理解包括了月亮,所以这个现象极有可能是木星合日,也有可能是水星合月等);而她本人在出生之时又被几乎完整的胎膜包裹,当时的斯堪的纳维亚传统把这种胎膜称之为“胜利的外衣”。

对于克里斯蒂娜的出生,国王视之为好兆头,因此很疼爱女儿,并将她视为王子培养;但王后却因为自己在之后再也未能生育并诞下男孩,而因此对她很是冷漠。

二、六岁继位,但伴随着童年的阴影

1632年11月6日,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三十年战争的吕岑战役中阵亡,根据他的遗嘱和王室继承的要求,克里斯蒂娜成为唯一继承人并登上挪威国王王位,当时的她年仅6岁。

作为克里斯蒂娜的父亲,古斯塔夫二世的成就在当时的欧洲极大。

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在军事上取得的,他做了很多划时代的军事改革,如抛弃雇佣兵,建立征兵制,重视火枪尤其是炮兵的使用,大名鼎鼎的滑膛枪就是由他改进并大规模装备部队。

古斯塔夫几乎一生都在打仗,在三十年战争中极其活跃,因其在军事正规化、职业化上的贡献,被后代尊称为“现代战争之父”。

古斯塔夫二世也是瑞典唯一的大帝,因其功绩,瑞典国会在他死后授予他“大帝”的称号;甚至他的敌人,神圣罗马帝国也称其为“北方雄狮”。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句话放在当时的克里斯蒂娜身上也完全适用。

克里斯蒂娜登基时宣誓为“国王”而非“女王”,她因此有了“女孩国王”的绰号。

古斯塔夫二世去世时,王后玛丽娅·埃莉奥诺拉不许将丈夫的遗体下葬,并且进入墓室,试图接触国王的尸体,可见玛丽娅对丈夫的深情。

但玛丽娅实际上是一个脾气古怪、暴躁的人,她对丈夫的死耿耿于怀,并将这归咎于克里斯蒂娜的出生带来的厄运。

由于这位未来的女王出生后,王后再也没有生下男孩,甚至不再生育,加上王后在生产时的痛苦经历,都被一并怪罪到年幼的克里斯蒂娜的身上。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克里斯蒂娜在童年时代产生了很大的的心理阴影,这或许也是她长大后不愿生下继承人并终身未婚的原因之一。

克里斯蒂娜的长相与父亲很有相似之处,因此,在不久后她的母亲突然将对丈夫的思念转移到了女儿的身上,但是过分的关注和要求反而让克里斯蒂娜不堪重负。

古斯塔夫二世对妻子的性情比较了解,因此立下遗嘱,让克里斯蒂娜的姑母,即瑞典的凯瑟琳照顾她。

古斯塔夫二世的妹妹凯瑟琳与茨韦布吕肯-克里博格的王权伯爵约翰·卡西米尔是夫妻,他们在三十年战争爆发后回到瑞典定居下来。

凯瑟琳的女儿,即女王的表姐妹茨韦布吕肯的玛丽亚·欧弗洛希妮后来与克里斯蒂娜的好友结婚,而她的儿子即女王的表哥卡尔·古斯塔夫后来继承了克里斯蒂娜的王位,即卡尔十世·古斯塔夫。

玛丽娅·埃莉奥诺拉时常思念丈夫,因而情绪更加无常,年幼的克里斯蒂娜常常面对母亲无缘无故的哭泣,甚至被母亲关在不见光线的密室中。

凯瑟琳试图对这种情况进行阻拦,因而被玛丽娅逐出宫廷。

最终,经过王室提议,联合最高总理大臣阿克塞尔·奥克森谢纳,将玛丽娅·埃莉奥诺拉放逐至格里普斯科尔摩城堡,并规定其需要得到枢密院同意才可以再次见女儿。

三、年少开朗而聪慧,多才多艺的女王

克里斯蒂娜的母亲被逐出宫廷后,她开始与姑母一家人作伴,并度过了三年愉快的时光,她与她的表姐和表哥也相处的非常融洽。

1639年,凯瑟琳去世,克里斯蒂娜的姑父和孩子们被迫离开宫廷,此时的最高总理大臣奥克森谢纳掌管着整个瑞典的实际权力。

克里斯蒂娜天性活泼好动,她马术精湛,并擅长剑击和射击。但由于在她还是婴儿时曾因保姆不小心而摔在地上,导致肩胛骨断裂,使得她长大后两个肩膀高度不同。

她还十分聪慧,这点遗传了那位研究伽利略·伽利雷的父亲的基因。

她年少时的导师是神学家约翰内斯·马蒂亚·哥图斯,他是古斯塔夫二世亲自指定,负责教授宗教、哲学、希腊语和拉丁语。

有时,因为忙于学习,克里斯蒂娜经常忘记梳头,穿衣服也很匆忙,而为了节省时间,她干脆穿男装和男式鞋子。

勤奋好学的克里斯蒂娜每天几乎只睡四个小时,很早就起床开始学习,最后甚至因为劳累而病倒。

她的语言天分也很高,且热爱历史,她对瑞典历史和现代语言的学习非常深入,在14岁时她就精通拉丁文、希腊文、德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

另外,女王还精通文学、历史、哲学等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

聪明美貌的克里斯蒂娜女王是当时有名的女学霸,也被人称为瑞典的“雅典娜”。

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蒂娜对宗教研究也有独到的见解,她早年与她的父母及瑞典国内民众一样信奉新教,但在成年后改信天主教。

她对不同的宗教信仰持开放的态度,并阅读了一些否定宗教真实性的书籍,同时还对伊斯兰教进行研究。

女国王克里斯蒂娜执政生涯

1633年3月15日,克里斯蒂娜继位成为新的瑞典国王。

一、执政弊端

克里斯蒂娜的曾祖父古斯塔夫·瓦萨改信新教后,国王拥有的教会和修院财产大大增加,当时国王占有瑞典土地的30%,自由农夫占有约50%,贵族占有20%。

但在克里斯蒂娜亲政之前,奥克森谢纳和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便经常把王室领地赏赐给贵族和将领,以换取他们的效忠,这使得她继位时,国家约75%的土地都属贵族所有。

领地的占有情况的变化,直接导致国王和贵族之间的实力失衡。

而在她执政的10年期间,其通过封赏新的贵族来平衡统治、奖赏战功,瑞典的贵族数量从300个左右,增加到了近600个,其中包括17个伯爵和46个男爵、428个低级贵族。

当时贵族的封赏过于频繁,很多来不及登记在册,而有的领地甚至被两次封赏。

而这些贵族的薪俸之多,几乎耗空了国库,虽然当时瑞典经济发展十分繁荣,但百姓缴纳的税款都用来供养越来越多的贵族,克里斯蒂娜逐渐失去了部分民众的支持。

二、执政成就

1、强硬的执政作风,谁说女子不如男

克里斯蒂娜懂得平衡之术,在她执政时,瑞典国内权力失衡,为此她不断封赏新的贵族,以新贵族制衡旧贵族,并限制贵族权力,加大王权,提拔平民。

但作为统治者,她也经常如同男性一般态度强硬。

当时,最高总理大臣阿克塞尔·奥克森谢纳认为三十年战争持续下去对瑞典最有利,这与女王意见恰恰相反,为此,他派遣了儿子约翰·奥克森谢纳出席1645年在德国举行的和会。

然而,克里斯蒂娜却派遣了自己的代表约翰·阿德勒·萨尔维乌斯。

同时,在《威斯特法伦和约》签订前,女王还否决了奥克森谢纳的意见,还任命了萨尔维乌斯为枢密院成员。

而萨尔维乌斯并非出身贵族,这表明了女王想要与与枢密院中的贵族势力抗衡的目的。

1645年,她还任命来自汉堡的本尼迪克特·尼哈米阿斯·德·卡斯特罗为宫廷常驻医生的职位。

1650年的瑞典国会上,她坚决地驳回了来自“其他阶级”(即神职人员、资产阶级和农民)要求减少贵族免税土地所有的要求。

而欧洲多国的王公都曾想追求她,但也被她一一拒绝。

2、众多的执政成就,瑞典强大而国内繁荣

本来克里斯蒂娜在十六岁时便可以执政,但她拒绝了枢密院的请求,按照惯例直到十八岁才亲自执政。

她在十年的执政生涯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使得瑞典在欧洲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

1)她首先致力于理顺与丹麦、挪威等重量级邻国的军事和外交关系。

①在克里斯蒂娜的不懈努力下,丹麦和瑞典两国关系得到极大改善,瑞典顺利从丹麦手中接管哥得兰岛和厄塞尔岛(今爱沙尼亚萨雷马岛)。②瑞典还接管了原隶属挪威的耶姆特兰省和海里耶达伦(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瑞典国领土的一部分)。

2)结束三十年战争,瑞典步入欧洲大国行列。

1648年,克里斯蒂娜主动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并与参战国共同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同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早的一次国际会议。

在这次会议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主权国家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也初具雏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借助这一体系,瑞典、波兰、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成为当时的欧洲大国。

3)瑞典领土得到迅速扩张。

瑞典在结束三十年战争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从中获益甚多。

①夺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议会代表权、原归属哈布斯堡皇室的奥地利部分领土。②得到了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③掌握了通往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港口命脉,极大促进了瑞典海上航线和造船经济的繁荣。

4)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她大力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的瑞典图书馆得到快速扩大,图书馆中可以找到全欧洲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书籍。

她还非常欣赏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并亲自邀请他来到斯德哥尔摩作客切磋,视其为老师。

关于笛卡尔与克里斯蒂娜还流传了一个爱情故事,当时的笛卡尔对聪慧而活泼的女王一见倾心,并因此传递了卡迪尔心形函数以表达爱意。

关于这一事迹实际上可能并非真实,因为当时的笛卡尔已经五十多岁,而女王刚刚二十多,但这也反映了当时克里斯蒂娜治理下的瑞典的学术氛围之活跃。

笛卡尔因为不适应瑞典的寒冷天气,在一次感冒中不幸染上肺炎,于十天后去世,这使得克里斯蒂娜愧疚了很长时间。

因为克里斯蒂娜对教育和文化事业充满热忱,瑞典国民亲切地称她为“北方米诺娃”(罗马神话的智慧女神)。

5)热爱并促使瑞典艺术的发展。

①克里斯蒂娜女王很是文艺范,她热爱戏剧和芭蕾舞,使瑞典宫廷成为文化中心。

1638年,她的宫廷里雇佣了一个由安托万德鲍里埃带队的法国芭蕾舞团;同时,她还邀请了意大利和荷兰歌剧团来瑞典演出。

②她喜爱西欧音乐,因此在皇家管弦乐队中特别增加了意大利和法国管弦乐队。

当时的北欧业余剧团十分流行,克里斯蒂娜也是个中高手,并多次在皇家私人派对登台演出。

③女王本人也是业余演员,参与当时在宫廷很流行的业余剧团

她曾经在希恩海尔姆于1644年向她献的长诗《被囚的爱神》改编的戏剧中饰演戴安娜女神。

3、坚持不婚主义,立表哥为王位继承人

1649年,女王宣布终生不再结婚,并将表哥卡尔立为瑞典王位继承人。

1650年10月,瑞典王国为新王举办了极其盛大的加冕仪式。

当天,克里斯蒂娜身穿黑色绣金天鹅绒礼服,在雅各斯达尔宫(今称乌尔里克斯达尔宫)乘坐由6匹白马牵引的马车抵达斯德哥尔摩大教堂。

改信天主教,但坚持信仰自由

克里斯蒂娜从小跟随路德宗的瑞典教会修士学习文化知识,而当时的瑞典国民也都主要信仰新教。

但她年轻时秘密改信罗马天主教,并因此多次想放弃王位追求她的信仰。

1651年8月,克里斯蒂娜曾向枢密院提出退位,但没有成功。

1652年春天,应克里斯蒂娜秘密邀约,耶稣会派了两名会士,伪装成贵族并使用化名,来到瑞典秘密传教,克里斯蒂娜与他们详谈,对天主教对理性和自由意志的见解感兴趣(这或许是当时教皇亚历山大七世试图让女王公开加入天主教的一次重要尝试)。

而女王的导师约翰内斯·马蒂亚·哥图斯比一众路德会教士更和善,并曾因提议被国会认为其偏向加尔文宗。

克里斯蒂娜受马蒂亚的影响,对宗教也很宽容,甚至她的一生都很体谅别人的信仰,这一点与当时的欧洲社会几乎格格不入。

1647年,瑞典国会曾想推行严格的对抗异端的“协和书”,以便维护路德宗,压制神学思想自由。这遭到了马蒂亚的反对,克里斯蒂娜也同样支持自己导师的态度,使得这一行为没有被允许。

克里斯蒂娜退位后便受邀前往罗马,并于圣诞日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圣坛前,接受了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亲自主礼的圣礼。

按照天主教的要求,她取名“克里斯蒂娜·亚历山德拉”。

但从接受圣礼开始,克里斯蒂娜就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传统信徒,他依然保持着对宗教的宽容态度。

①1686年2月2日,克里斯蒂娜还对路易十四打压法国国内胡格诺派新教徒的行为多次表达不满。②在定居罗马时,她还请求教皇克蕾芒十世禁止在嘉年华中追逐街上犹太人的习俗。为此,她于1686年8月15日发出署名为“女王”的声明,宣称所有罗马犹太人都受她保护。③非常有意思的是,克里斯蒂娜虽然尊重教皇在教会的地位,但却对教宗的个人行为的不妥之处经常嘲讽。她曾对一个仆人这样评论说:教皇的奎里纳尔宫位处的山不应该叫“马山”,应该改名叫“驴山”,因为她在罗马30年间遇见的教皇都没有常识。

卸掉王位,多有非议

1649年,克里斯蒂娜宣布终身不结婚的决定,为了瑞典王位的稳定传承、保持国内贵族及王室之间的稳定,她将自己的表哥卡尔选为继承人。

在为新王加冕的晚宴上,克里斯蒂娜对瑞典分属四个等级的国民都进行了邀请。

1654年6月5日,克里斯蒂娜退位,卡尔·古斯塔夫继承王位,称为卡尔十世,瑞典历史上最为风云激荡的瓦萨王朝结束,并进入普法尔茨王朝时期。

卡尔十世与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的海德维希·伊丽欧诺拉建立政治联姻。

其在位期间常年征战在外,率领军队出征波兰、德意志和丹麦,并与丹麦签订了“罗斯基勒条约”,开拓了帝国时代的领土。

一、关于克里斯蒂娜退位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个中缘由,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1)根据1681年女王的自传中提到,她认为女人确实不太适合管理国家,繁重的政治事务让她感到厌烦,这或许是克里斯蒂娜离开政坛的原因之一。

2)实际上,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克里斯蒂娜对天主教的信仰,让她在以新教为信仰的瑞典过国内受到很大质疑,加上从古斯塔夫二世至克里斯蒂娜统治时期,瑞典国内贵族数量激增,国家内部王室领地与贵族领地严重失衡,王室对贵族的威慑渐弱。

而克里斯蒂娜执政时期本可以利用之间的新提拔的贵族和平民官员,却因为她的宗教信仰而对她的支持减弱,要知道当时刚刚结束不久的三十年战争便是因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而起,而今原本在战争中的新教集团,其国王反而转为信仰天主教,这让瑞典国内上下都难以接受。

3)作为国王的克里斯蒂娜很难在以瑞典教会为主流信仰的宫廷中光明正大的信仰天主教,而为了不激化国内的宗教矛盾,维护来之不易的国内和平发展的环境,女王在个人信仰和国家权力之间,选择了退位,并追求自由。

4)克里斯蒂娜从小缺失父爱,而姑母去世又早,她长期遭到性格暴躁而对她抱有巨大偏见的母亲的精神折磨,束缚和压抑的童年,使得克里斯蒂娜极度渴望自由,而饱受权力折磨的幼小心灵内,对离开这个原生环境的渴望更加迫切(这也是导致克里斯蒂娜虽有众多追求者,但却终生不结婚,并在退位后长期定居罗马的原因之一)。

二、在克里斯蒂娜卸下王位之前,曾有两个关于她的感情的传言流出。

①克里斯蒂娜与她的表哥卡尔互有爱慕

女王在年幼时便曾由姑母照顾,这段时间是她最快乐的时光,而她也与两个表兄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其中,表姐茨韦布吕肯的玛丽亚·欧弗洛希妮与克里斯蒂娜的好友建立了婚姻;而她与表哥卡尔·古斯塔夫更是青梅竹马。

卡尔曾在成年后向克里斯蒂娜公开求婚,但她并不打算结婚。

②克里斯蒂娜与最要好的女性朋友艾芭·斯芭尔

克里斯蒂娜举止、走路、交谈等都很像男性,她喜欢穿着男人衣服,或在服装上同时展现男性和女性风格。

她较喜欢与男子作伴,除非有非常漂亮的女性才会结识,并会大献殷勤。但她更喜欢与有学识的女性交往,而不管她们的相貌如何。

女王年轻时十分热爱她的女官艾芭·斯芭尔伯爵夫人,她用法文称她为“美女伯爵夫人”,她大部分空余时间都和艾芭在一起,并频繁地称赞她的美。

女王还在把艾芭介绍给英格兰大使怀特洛克时称她是自己的“同床共枕的伙伴”。她离开瑞典后也继续写信给斯芭尔,信中说她会永远爱着她。

但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这种表露感情的信件在当时十分流行,甚至克里斯蒂娜写给素未谋面的仰慕者的回信也使用这种方式。

由此可见,实际上克里斯蒂娜的行事风格不拘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她率真性格的写照。

克里斯蒂娜介绍自己的好友雅各布·德·拉·加尔迪和艾芭相识,并在1653年亲自主持了他们的婚礼,甚至在之后直到艾芭去世为止,克里斯蒂娜一直保持和她的通信联系,并经常表达她对好友的挚爱。

因生活拮据参与他国政变

克里斯蒂娜退位后,便由罗马教廷安排,前往意大利。

她在佩萨罗认识了桑蒂尼利兄弟,两人成为克里斯蒂娜的侍从。

1654年12月20日,克里斯蒂娜乘坐济安·贝尼尼设计的轿抵达梵蒂冈,教皇安排她在帕尔马公爵的法尔内塞宫定居。

由于她是当时最显要的皈依天主教的人物和最著名的女性,教皇亚历山大七世连续几个月视其为贵宾,并进行隆重的招待。

但由于瑞典并没有兑现缴附生活费的承诺,使克里斯蒂娜只得靠借贷和他人捐款过活。

她的随从烧毁了居所的门以在冬天取暖,由于未支付桑蒂尼利兄弟的薪俸,他们甚至偷盗了宫殿内的艺术品出卖。

为了解决退位后的财政问题,并不再依赖于瑞典国王,克里斯蒂娜参与到了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斗争中,以谋求那不勒斯王国的女王之位。

当时米兰、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王国正受西班牙统治,而意大利裔的法国政客马萨林曾意图把那不勒斯脱离西班牙统治中独立。

由于马萨林自己没有成功获得那不勒斯国民的支持,他便打算立克里斯蒂娜为那不勒斯女王。

1656年夏,克里斯蒂娜乘船到马赛,再到巴黎讨论这一计划。

她和路易十四就自己成为那不勒斯女王一事达成一致,双方(法国和那不勒斯)还将一起抵抗西班牙的侵略。

但是,马萨林为保和平背叛了原来的承诺,他促成了路易十四世和他的表姐西班牙的玛丽亚·特蕾莎的婚姻,这使得克里斯蒂娜的计划落空,而当时她对此事毫不知情。

最后,克里斯蒂娜了解到自己的计划落空,她的骑士统领济安·里纳尔多·蒙纳尔德希侯爵出卖了她的利益。

为此,她在枫丹白露的一个套间处死了蒙纳尔德希。

这次事件之后,克里斯蒂娜被教皇排斥,她也不再受到罗马民众的欢迎。

因宗教而结缘的一生挚爱

关于克里斯蒂娜的爱情,早在1642年她曾与赴德国参军前的表哥卡尔秘密订婚,但由于她公开宣布终身不结婚而作废。

而唯一比较确定的一段爱情是在她退位后在罗马生活时发生的。

克里斯蒂娜与德西奥·阿佐利诺红衣主教之间关系非常亲密,虽然二人终生都是朋友,但他们的关系明眼人一看就知,即便教皇都曾要求两人减少见面的时间。

阿佐利诺曾任驻西班牙大使的秘书,并负责教廷与欧洲各宫廷的联络,他也是天主教会内的自由思想运动“飞行小队”的领袖。

克里斯蒂娜曾以法文密码写信给阿佐利诺,这些信与她周游列国时写的信一并交给了阿佐利诺,今天仍存世的有50封左右。

1900年,瑞典-挪威的驻罗马大使卡尔·比尔特男爵破解了这些信件,克里斯蒂娜与阿佐利诺的感情才被了解。

克里斯蒂娜在信中写道:“我无意冒犯上帝,也无意要你冒犯上帝,但这无法阻止我爱你,至死不渝;虔诚使你无法成为我的爱人,那么我也免除你成为我的侍从,因为我生死皆为你的奴婢。”

克里斯蒂娜的性格热情开朗,而阿佐利诺则相对保守的多。

相传,克里斯蒂娜和阿佐利诺曾相约于苹丘旁的美第奇别墅见面,但后者迟迟没有现身,她便赶往圣天使城堡,发射了一枚大炮,至今美第奇别墅前的铜门依然可见大炮的痕迹。

1656年,重返罗马的克里斯蒂娜因为蒙纳尔德希事件,不再受到教皇的欢迎。

三年后,在阿佐利诺红衣主教的安排下,她从马萨林的罗斯皮廖西宫里迁往特拉斯提弗列的考西尼宫,这化解了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和克里斯蒂娜之间的紧张氛围,也为克里斯蒂娜化解了尴尬。

她和教皇在阿佐利诺调解下终于和解,教皇还给了她一笔生活津贴。

阿佐利诺还签署委派了新随从,以取代被杀的蒙纳尔德希和多次盗取克里斯蒂娜财物的弗朗西斯科·桑蒂尼利。

1689年,克里斯蒂娜重病去世前,阿佐利诺一直陪伴在身边。

为偿还自身的债务,她指定阿佐利诺为自己的唯一继承人,但当时阿佐利诺也已经处于重病之中,一个月后他也追随她而去。

自由生活,与艺术和科学结伴

1、克里斯蒂娜年幼时便多才多艺,其在学术和艺术上都展现出极大的热情。

2、作为瑞典女王执政时期,她更是将瑞典的教育事业和学术艺术氛围发展至新的高度。

而早在1652年,克里斯蒂娜因为长久的工作压力和信仰天主教导致的心理负担而病倒,法国医生便提议她放松身心、享受生活,这促使女王更加偏向于对艺术的热爱。

克里斯蒂娜一直喜欢戏剧,尤其是皮埃尔·高乃依的英雄主义作品。

3、1656年1月24日,克里斯蒂娜在法尔内塞宫创办了阿卡迪亚学院,教授音乐、戏剧、文学和语言,并在每个周三开放给上流社会人士参加。

4、她本人还受西班牙牧师米格尔·莫利诺吸引,对其宣扬受大德兰影响的神秘主义进行了研究。

克里斯蒂娜的好友贝尼尼还以大德兰为题制作了雕塑“圣德兰”,这件作品一直保留在罗马的维多利亚圣玛丽亚教堂。

5、克里斯蒂娜醉心于艺术与科技,她对罗马的艺术珍藏瞧不上眼,在迁居里阿瑞欧宫后,她在墙上布置的画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6、另外,克里斯蒂娜和克雷芒九世都非常喜爱戏剧,因此她在一个监狱旧址上创办了罗马首间公众剧院“托尔·德·诺那”。

7、克里斯蒂娜还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对教宗英诺森十一世在位时禁止女性演出、唱歌和穿着低胸装的规定嗤之以鼻,并继续让女性在她的宫殿内演出。

8、她居所的底层曾有一间实验室,她和阿佐利诺曾在那里做炼金术的实验。

9、在罗马生活的期间,克里斯蒂娜写作了一些作品,包括一部自传和关于她仰慕的亚历山大大帝和凯撒大帝的文章。

10、她还资助了一些音乐家,如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和阿尔坎格罗·科莱里等。

由于克里斯蒂娜为罗马文化贡献良多,至今,意大利人仍把她生活在罗马的时代,称之为“克里斯蒂娜的十七世纪”。

四次往返罗马,并于罗马逝世

从1654年退位之后,克里斯蒂娜四次往返罗马,并最终病逝于罗马。

1)第一次定居罗马

退位之后,克里斯蒂娜便应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之邀,前往意大利之南旅行,之后在罗马接受了圣礼。

当时的克里斯蒂娜受到教皇和罗马市民的极隆重的迎接,这主要是由于她是当时最显要的皈依天主教的人物和最著名的女性,她的皈依给了亚历山大七世极大的荣耀。

这一时期,由于克里斯蒂娜的经济来源被瑞典国王断绝,她不得不前往法国,寻求新的缓解经济压力的途径。

她在法国游历了两年,路易十四接待了她。

而由于密谋获得那不勒斯王位失败,她处死了教皇委派他的骑士统领蒙那尔德希,这导致她不再受到亚历山大七世和罗马的欢迎。

2)第二次定居罗马

在考虑到与教皇之间的矛盾时,克里斯蒂娜本不打算前往罗马,而是去到英国。

但奥利弗·克伦威尔拒绝了她的访问,不得已,克里斯蒂娜于1656年5月15日重新返回罗马。

她先是借住在马萨林的罗斯皮廖西宫里,后来在阿佐利诺的周旋下与教皇和解,并住进特拉斯提弗列的科西尼宫。

从此,她终生都住在里阿瑞欧宫,这里的室内挂着她好友的画像,包括阿佐利诺、贝尼尼、艾芭·斯芭尔、笛卡儿、沙纽大使和布德洛医生。

3)第三次回到罗马

1660年2月,卡尔十世去世,而此时他的独生子卡尔十一世只有五岁。

获悉情况的克里斯蒂娜于同年夏天回到瑞典,她指出卡尔十一世是卡尔十世唯一的继承人,一旦年幼的新王去世,她将重新拿回王权。

此时的克里斯蒂娜日渐成熟,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拮据的经济状况使她渴望回到瑞典王宫,重新执掌王权。

但由于她是天主教徒,国会拒绝她再继承王位,而瑞典的神职人员也禁止她在住处举行天主教弥撒。

无奈的克里斯蒂娜最终放弃了对王位的争取,并在汉堡筹集了路费,偿还她在安特卫普的债务。

之后,她把在自己领地的收入交给犹太银行家迪戈·特谢拉搭理,每月获得生活津贴,以免自己大手大脚花费一空。

1662年夏季,克里斯蒂娜第三次抵达罗马。

四年后,由于与教皇不和,她再次启程返回瑞典。

4)第四次回到罗马

1667年,重新回到瑞典的克里斯蒂娜由于领地已经被侵占,而不得不停留在汉堡的特谢拉家。

期间亚历山大七世去世,与她关系较好的克雷芒九世成为新教皇。

1668年11月22日,克里斯蒂娜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入罗马。

但是,仅仅一年后,1669年12月9日,克雷芒九世因中风去世,克雷芒十世、英诺森十一世相继成为新的教皇,她的处境又陷入尴尬。

幸得阿佐利诺从中斡旋,克里斯蒂娜得以在罗马安稳的一直生活下去。

5)病逝

1689年2月,克里斯蒂娜患了重病,接受了临终圣礼。

4月19日,在阿佐利诺的陪伴下,克里斯蒂娜去世,享年62岁。她安葬于教皇石室,历史上只有三名女性有此荣誉。

1702年,克雷芒十一世下令为克里斯蒂娜立纪念碑,以表彰她对罗马和天主教的贡献。

6)遗产

克里斯蒂娜将阿佐利诺指定为遗产和债务继承人,但一个月后他也去世,阿佐利诺的侄子彭培欧继承了他所有财产后,马上变卖了克里斯蒂娜遗下的所有艺术珍藏。

这些艺术珍藏包括:

①古斯塔夫二世征战欧洲时搜集的数量庞大的书籍,其被教皇亚历山大八世买下,放置于梵蒂冈图书馆。②包括提香的《海中升起的维纳斯》等约300幅画,这些大部分被保存于苏格兰国家画廊。其中一幅保罗·委罗内塞的画作《维纳斯哀悼阿多尼斯》,被阿佐利诺的侄子变卖后,辗转回到了瑞典国立博物馆。

小编感言

我们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克里斯蒂娜女王的一生正是诠释了这样的道理。

她有着优秀的政治能力,天赋聪颖,是典型的女学霸,又多才多艺,擅长音乐、舞蹈等艺术,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养尊处优的女王,却热爱各种运动,她的骑术、剑术十分精湛。

而美丽的外貌和开朗的性格,使得克里斯蒂娜更是受到欧洲各国年轻俊杰的追求,其中各国王室、贵族的子弟都趋之若鹜,更不用说她在瑞典的政治地位和本身作为王室女王拥有的财富和权力的吸引力。

可这些外在的或后天的或有形的东西,都无法弥补克里斯蒂娜童年的阴影。

这也表现在女王年少时对于学习的狂热态度,她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未尝不是因为要打发那颗孤独的童心。

成年后的克里斯蒂娜转而信仰天主教,她对瑞典教会的排斥,以及对天主教会的信奉,从心灵的信仰上做出了最离经叛道的行为。

对天主教的信仰给了克里斯蒂娜心灵的归宿,为此她不惜退出王位,并移居罗马,逃离了那个她从小生长的宫廷,也是那个给予她一生童年阴影的地方。

由于远离了王权,曾经对她百般殷勤而终于登上王位的表哥也卸下了伪装,不仅不再履行对克里斯蒂娜经济援助,甚至将她在瑞典的领地分封出去。

归根到底是克里斯蒂娜幼年失去父亲,母亲又对她毫不关心、甚至百般怪罪,从来没有一个真正关心她的人,接近她的亲友抱着各种目的,但她却因年幼而难以分辨,以致最终将王位拱手他人。

而克里斯蒂娜坚持终生不婚,但却在退位后遇到了终生的挚爱,红衣主教阿佐利诺。

两人之间虽然性格迥异,更因宗教原因而未成婚,但他们却彼此深爱。

他们恪守着教会的规定,但又难以掩饰心中的爱慕和牵挂,两人之间甚至常常以法文的密码信交流。

克里斯蒂娜热情而勇敢,阿佐利诺则深沉而含蓄,但在克里斯蒂娜的后半生里,正是阿佐利诺帮她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化解了各种问题。

阿佐利诺在克里斯蒂娜弥留之际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甚至在她去世前承担了她的债务。

但当时的阿佐利诺也处于重病之时,两人去世相隔仅仅一个月。

他们的爱情没有婚姻的支持,但就像克里斯蒂娜说的那样,爱情不一定要婚姻来维系!

而克里斯蒂娜在最终或许是幸福的,她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心灵归宿,治愈她不幸的童年,而阿佐利诺给予她的陪伴和支持,或许已经让她释怀,要不然她也不会写出那样充满着热烈的爱意的信。

幸福与不幸福,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不曾失去什么!

而有的人出现在我们身边,或许就是为了来拯救我们。

所以,珍惜当下就是珍惜我们的幸福,珍惜眼前人或许就是拯救我们这孤独的一生。

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普通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想要的不过是那份安心、那一归宿、那个信念、那些责任、那点幸福,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那份宁静而满足的心灵生活。

谢谢品鉴!

感谢收藏、点赞、分享、关注、转发!

看图、读书、听历史,文章有点长,如果读累了可以点击右上方的“耳机”按钮,听书也很放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