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以前农民出一天工是一块五毛钱。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维达正能量 2024-09-23 08:36:37

宋孔良(1947年生)说:1980年到1984年我在芦草沟长山梁子村担任支部书记(主要在八大队),和民兵连长兼治保主任杨志新、大队长高广、妇女队长崔秀英搭班。

我与退休老干部宋孔良先生本来是一次闲聊,但却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退休老干部宋孔良

宋老先生说:当时,我们的生产条件已经有所改善,可以用“半机械化”来形容了。即耕地、播种和收割庄稼都采用了机械,但在田间管理上还是需要一定的劳动力。从生活方面看,劳动力多的家庭,劳动收入多,生活相对就比较好一些。比如一个劳动力一年300多个工,每个成年劳动力的工分,到年底折算成钱就是1块5毛钱到1块8毛钱,那么算下来大概就是400到500多块钱。劳动力少的家庭,可能还会超支。

一个劳动力每年的口粮为200公斤细粮,150公斤粗粮,如果他的家里人口少,那么,他的家庭生活水平就高一些。当然了,这只是从理论上来说,实际状况却往往不是这样的。人吃五谷,谁不得点病呢?还有,如果天气不好,来点什么灾害,美好的理想就要大打折扣了。相对于那些人口多,劳动力较少的家庭,粗粮比例就高,以至于现在提起玉米面就觉得胃酸。

宋老先生讲述他的亲历

我记得1986年夏收以后,原来的三大队(洪渠村)和八大队(长山梁子村)合并了,名称就叫“长山梁子村”。

他接着说:1958年以前,芦草沟是绥定县第五区,第六区是果子沟及沿山一带,包括芦草沟六大队、七大队和大西沟一部分。为了解决灌溉的难题,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条长达16公里的人工大渠建成了。从果子沟沟口,一直延伸到了芦草沟。从规划到动工就用了三年时间,如果光靠本地劳动力肯定是不够的。怎么办呢?县委县政府又动员了全县各公社的青壮年一起参加劳动大会战。那场面真的是人山人海、非常壮观! 可以说,这条人工渠,是全县人民送给我们的一份最最珍贵的厚礼,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宋老先生和他爱人

宋老先生说:那时候,最困扰我们的不是劳动的强度,而是交通不方便。我记得那是在1973年到1975年,我们用了两年多时间,修了一条三公里长的路,路上铺了石子,两边修了渠道,栽了榆树苗。修这条路可是全靠人工完成的啊!坎土曼、铁锨、手推车,还有抬巴子,男男女女齐上阵。修路都是利用农闲的时候,在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恶劣天气里,我们依然干得热火朝天。有许多老农民比如一队的田队长、还有最踏实能干的老张,二队的田来林、王英,四队的杨春林,还有张成路、杨德才等。他们都是淳朴憨憨的老实人,他们在务农上都是一把好手。只可惜,他们现在也都来了,有的人已经过世了。

长山梁子村的老房子

对于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宋老先生说:从1971年到1976年,我们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垦荒地。那时候的荒地可真叫“荒”啊,大片的乱石滩,杂草丛生,高地不平、坑坑洼洼。大个的石头两三个人都抬不动,像篮球那么大的石头,也需要一个壮劳力来搬。我们的老百姓真的是聪明,他们的智慧在劳动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一个人搬不动的石头怎么办呢?他们就用绳子套牢了,然后用马拉,用牛拉,用驴拉,或者用撬杠来撬。硬生生地将这片荒地变成了良田。每年以5、600亩速度,将耕地面积从1000亩增加到了3000亩。这块地的位置我还记得,它就在那道山梁的西边,过去叫牧场饲料队,后来叫良种繁育队,再后来又叫八大队。我对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满怀深情,也有着永远抹不去的敬意!

现在的长山梁子村养殖业

我被宋老先生的情绪感染了,更被他那种热爱家乡的情怀感动了。对此,我不能多说什么了,说什么都觉得苍白无力。还是请您从老先生的讲述中慢慢体会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