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锡金邦,原住民仅剩两成,发达程度全印第三

用晦而明 2024-10-20 11:26:17

锡金邦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与中国西藏、不丹和尼泊尔接壤该邦的面积约为7000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72万人,是印度最年轻的邦之一。

锡金邦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越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全境海拔几乎都在1500米以上,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比起我国西藏地区热量条件更好,降水更丰富。

由于锡金境内多山,平坦地区很少,各地海拔差异较大,因此气候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其壮丽景色和清新空气被誉为现实版的桃花源,从高山到山谷,从广阔的草地到深邃的森林应有尽有。北部山区气候寒冷,南部则相对温暖,多为肥沃的谷地。

锡金邦南北海拔变化大,但总体比西藏低

锡金邦西、北、东三面被高山围绕,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地形。这种地形聚拢了湿热气流湿润,谷地年平均降水量在760-2286毫米之间,积温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孕育了大片森林,森林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36%。同样也适宜农业开展。

锡金南部有大片森林

长期的移民政策使得锡金族在当地成为少数

锡金的原住民包括雷布查人(绒巴族)和菩提亚人,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民族。信仰藏传佛教,使用藏语方言,历史上的锡金王国由他们建立。他们与藏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多信奉藏传佛教的宁玛派(红教)及噶举派(白教),也有少部分信仰苯教。

锡金人是藏族的分支

历史上,尼泊尔人多次入侵锡金,在1788年爆发了尼锡战争,大量尼泊尔人入侵定居于锡金西部,英国殖民锡金后,为了开发当地,又将大量尼泊尔人移民至锡金南部,导致锡金原住民的比例下降。

1950年,印度与尼泊尔签署友好条约,规定两国间人口货物自由流动,由于锡金是印度的保护国,也被挟持其中,大量尼泊尔人涌入锡金。

尼泊尔人骁勇善战

信仰印度教的尼泊尔人在锡金人口中占据了约75%,他们在锡金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了锡金本土人的边缘化,他们在公投竞选中毫无优势。印度支持的锡金国大党就是以尼泊尔人为主要基础。

印度吞并锡金后,印度政府继续鼓励印度教徒迁居锡金,导致当地原有民族菩提亚人和雷布查人彻底成为少数民族。随着印度教徒的大量迁入,印度教逐渐成为锡金的第一大宗教。信奉佛教的原住民仅占24%,未来锡金的人口预计将超过百万,印度和尼泊尔人占比将超过80%。

锡金迁入了大量尼泊尔人

由于人口占少数,加上教育和文化同化,锡金人的民族特性正在逐渐消失,本地的文化和语言逐渐被边缘化。锡金年轻一代对锡金王国的历史知之甚少,对印度的认同感逐步提升。

锡金邦的经济

锡金邦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和旅游业。历史上以大米和纸张换取我国西藏的羊毛和食盐。

农业领域,当地温暖、多雨和潮湿的环境,为水稻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以梯田种植水稻、玉米、小米、小麦和大麦为主。锡金邦还以优质的豆蔻著称,其年产量大约在2000吨,产量占印度各邦豆蔻生产第一位。

旅游业是锡金邦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接待超过250万游客,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当地政府于2022年试行“基本收入制”,即无条件定期向该邦70多万名居民提供现金补助,以替代各种社会福利措施,相关财政资金将来自该邦的观光收入。

锡金在被印度吞并后,得到了印度政府的扶持和一系列利好政策,重要每年拨给占当地政府30%的预算作为支持。目前锡金的经济增长率在全印度名列前茅,排名第五位,年均增长超过10%。

现在锡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印度排名前三,仅次于果阿和首都新德里。印度政府还取消了锡金的露天厕所,使之成为印度第一个“无露天厕所”的邦。

今天的锡金

印度在锡金实施叫做“预留制度”的土地改革,把过去属于王公贵族的土地分给平民,使得锡金邦从一个土地分配极不平等的邦,成为了印度土地分配最平等地区。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上,地势多为高山,落差大,因而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大小小的水电站能够达到21个,这不仅满足了当地的电力需求,使得锡金邦成为印度少有的发电盈余的邦。

锡金邦的历史

中国很晚才承认锡金并入印度

锡金王国存在于1642年至1975年。1861年,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崛起后,开始四处占领殖民地,锡金成为其殖民地之一。英国为控制锡金,派兵攻占锡金国都,并囚禁了锡金王,锡金从此沦为英国控制的国家。

在1890年《中英藏印条约》中,清政府承认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印度独立后,继承了英国对锡金的特权,向锡金派驻专员,并在1950年公开宣布锡金为其保护国,控制锡金的经济、国防、外交等大权。1975年在印度的操纵下,锡金举行全民投票,废除锡金王国,加入印度,成为其下辖邦。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经过锡金

直到2005年,中国才正式承认锡金邦的合法性,并在其出版的地图上不再将锡金标示为独立主权国家。

2 阅读: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