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葫芦娃史书 2025-01-15 03:34:05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这句流传千古的话语出自林则徐,道出了一位清朝重臣对子孙后代的深切期望。世人皆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却不知这位刚正不阿的钦差大臣,在家教方面亦是别具匠心。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慷慨就义的民族气节,更有一套独特的教子之道。在那个世家望族普遍重视财富传承的年代,林则徐为何会说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话语?他究竟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立身处世:林则徐的人生信条

清朝嘉庆六年的福州城里,传来一则消息:林家的孩子在府试中考了第一名。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就是林则徐,他以优异的成绩一举夺魁,轰动了整个福州城。

世人却不知,这位少年的成功并非偶然。林则徐的父亲林赋春虽是个小商人,却格外重视教育。每天清晨,福州城的街道上总能看到林赋春带着年幼的林则徐去私塾的身影。

在私塾里,年少的林则徐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先生讲一遍,他就能准确背诵整篇文章。一日,同窗们正在苦读《论语》,林则徐却已开始研读《左传》。私塾先生见状,不禁感叹道:"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二十岁那年,林则徐在乡试中高中举人。消息传来,整个福州城都沸腾了。街坊邻居纷纷向林家道贺,林赋春却对儿子说:"学问乃立身之本,功名不过是枝节罢了。"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林则徐的脑海中。

嘉庆十六年,林则徐进京赶考。在这次会试中,他遇到了一位改变他一生的人物——时任礼部侍郎的阮元。阮元对这位年轻考生的答卷惊叹不已,当即在林则徐的考卷上写下了"才大志大"四个字。

殿试时,嘉庆帝亲自过目了林则徐的卷子。这份答卷字字珠玑,论述了"为官须正己""治国须实政"的道理。嘉庆帝龙颜大悦,钦点林则徐为翰林院庶吉士。

步入仕途后,林则徐始终谨记父亲的教诲。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后来成为他为官做人的准则。

在扬州任盐运使时,林则徐面对官场的诱惑,依然坚守清正。一次,有商人送来重金,想让他在盐政上开个"方便之门"。林则徐不仅严词拒绝,还将此事公之于众,震慑了那些想要钻营的盐商。

道光年间,林则徐被派往江苏巡抚任上。当时正值江南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林则徐带头捐俸,并在全省范围内开仓放粮。一位幕僚劝他:"大人何必如此,留些银两也是好的。"林则徐却说:"在家才思量积钱,为官就该替百姓分忧。"

这些经历造就了林则徐独特的人生信条。他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人生在世,非义而不取,非义而不为。"正是这样的品格,让他在后来面对鸦片贸易时,能够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不畏强权,坚决抵制。

二、严教子女:一个父亲的苦心

世人皆知林则徐为官清廉,却鲜有人知他在家中更是一位严父。在道光年间的一个春日,林府上下突然传出一阵骚动,原来是林则徐的长子林汝舟在私塾习字时,不小心将墨水洒在了一本古籍上。

按照当时的习俗,这种小事本不值一提。然而林则徐却将儿子唤到书房,命其抄写这本古籍三遍。林汝舟整整写了一个月,才完成父亲交代的任务。

这种严格的教育方式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一位同僚曾劝林则徐:"大人何必对孩子如此严苛?"林则徐却回答说:"不教而诛,是为不祥;教而不严,是为不慈。"

在林府,每晚的家庭教育时间雷打不动。林则徐会让子女轮流诵读经典,但他的要求却与众不同。不是简单地背诵,而是要求孩子们说出自己的见解。有一次,幼子林聪彝在解读《论语》时出现偏差,林则徐不但没有责骂,反而鼓励道:"能有自己的见解是好事,但一定要言之有据。"

道光十五年,林则徐收到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信中提到有人在朝廷告发他的长子林汝舟在应试时舞弊。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但林则徐并未慌张。他立即召来长子,详细询问考试经过。

经过调查,原来是有人嫉妒林汝舟的才华,故意诬陷。林则徐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臣之子若有不法,臣当亲自弹劾,绝不姑息。"这份奏折不仅洗清了林汝舟的冤屈,更展现了林则徐教子的严正态度。

在家书中,林则徐经常告诫子女:"读书不在多,在于精;为官不在贵,在于廉。"这些朴实的话语,深深影响着林家子弟的成长。

一次,林则徐的次子林聪彝在外出游玩时,遇到几位商人送来贵重礼物。林聪彝本想推辞,但见这些商人是父亲的旧识,便收下了礼物。谁知这件事传到林则徐耳中,他立即命人将礼物悉数退还,并给儿子留下一封信:"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不当之物,丝毫不留。"

林则徐还特别注重培养子女的实践能力。每逢农忙时节,他都会让子女到田间体验劳动。有一年夏天,林家的稻田遭了水灾,林则徐带着几个儿子亲自下田抢收。邻居们都说:"大人何必亲自动手?"林则徐却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盘中餐,先知农家苦。"

这种严格而又充满智慧的教育方式,让林家子女个个品行端正,学有所成。正如林则徐常说:"教子贵严不贵宠,成人贵实不贵虚。"这些教育理念,在后来的林氏家族中代代相传。

三、特殊时期的特殊教育

道光二十年,林则徐因虎门销烟一事被革职流放新疆伊犁。这位曾经的钦差大臣,如今成了戴罪之身。然而,世人却不知,正是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林则徐对子女的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福州到伊犁,要跋涉万里之遥。当时的长子林汝舟主动请求陪同父亲前往。一路上,林则徐每到一处,都会让儿子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在途经甘肃时,父子俩遇到了一群戈壁牧民。这些牧民得知林则徐的身份后,纷纷送来牛羊慰问。林则徐却对儿子说:"受人恩惠,莫忘在心;遭遇挫折,更要自强。"

到达伊犁后,林则徐并未因身处逆境而放松对子女的要求。他每月都会给家中的子女写信,这些信件后来被整理成《伊犁家书》。其中有一封信写道:"天下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关键是在困境中守住本心。"

有一次,林则徐收到二儿子林聪彝的来信,说是在地方上谋得一个小官职。林则徐立即写信回复:"官职大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要对得起百姓、对得起朝廷。"这番话让林聪彝终身难忘。

在伊犁的三年里,林则徐每天都会记录当地的气候、物产、民俗等信息,并将这些资料寄回给子女们学习参考。他在信中说:"不管身在何处,都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

道光二十三年的一个深秋,林则徐接到一封特别的家书。原来是小女儿林佩兰在信中抱怨生活艰难。林则徐写了一封长信回复:"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该有担当。你的兄长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你也要坚强。"

这段时期,林则徐还特别注重培养子女的经济意识。在伊犁时,他亲自教导林汝舟如何理财。一次,当地商人送来一批珍贵的玉器,林则徐不仅婉拒了,还对儿子说:"富贵由命,贫贱由己。守得住清贫,才能守得住富贵。"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林则徐写下了那句著名的"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这句话很快传遍了整个伊犁,当地的官员们无不称赞这位流放官员的高风亮节。

伊犁之行虽然是一段坎坷经历,但林则徐却将其转化为教育子女的难得机会。他常对子女说:"人生在世,顺境时要心存谦逊,逆境时要保持坚韧。"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教育,为林家子女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被调往新疆之前,林则徐曾给家中每个子女都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人生际遇有起有落,但做人的根本不能改变。"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成为了林家子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精神传承:子孙的人生选择

道光二十四年的一个清晨,林汝舟站在翰林院的大门前,手中捧着一份辞呈。这位林则徐的长子,在成为翰林院编修后,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去官职,专心致力于学问研究。

当时朝中不少大臣都为此事惊讶不已。一位大臣曾问:"林大人的儿子为何要放弃大好前程?"林汝舟只是淡淡地回答:"先父教导我们,当择其所好而从之。"

这个决定背后,是林汝舟对父亲教诲的深刻理解。林则徐生前常说:"读书不为功名,为官不为利禄。"林汝舟选择了一条不同于父亲的道路,却恰恰体现了父亲的教育理念。

而林则徐的次子林聪彝,则走上了一条与兄长完全不同的道路。他在地方任职期间,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案件:当地一位富商霸占农民土地,却因有官员庇护而迟迟得不到处理。林聪彝得知此事后,立即展开调查,最终还农民一个公道。

事后有人问他:"得罪了那么多人,值得吗?"林聪彝回答说:"先父曾教导我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应该做的事。"

林则徐的三子林拱枢则在外交领域崭露头角。在一次与外国使节的谈判中,对方提出了一些苛刻的条件。林拱枢沉着应对,既不卑不亢,又据理力争。最终达成了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这让人想起林则徐当年在虎门与外商周旋的情景。

林则徐的女儿们同样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长女林佩兰创办了福州第一所女子学堂,为当地女子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常说:"父亲教导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女子也当为国尽一份力。"

道光三十年,林家后人在福州建立了一所私塾,取名"则徐书院"。这所书院不同于一般的私塾,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还特别注重实用知识的教育。每逢节假日,林家子弟都会在这里聚会,交流学习心得。

一次,有人问林汝舟:"为何要建这样一所书院?"林汝舟说:"这是为了让父亲的教育理念得以延续。他老人家常说,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品格。"

到了咸丰年间,林家的第三代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中有的从医济世,有的投身教育,有的继续在官场服务。虽然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都秉承着林则徐的家训:清正廉洁,实干为民。

同治元年,一位幕僚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林家子弟虽然分处各地,但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看到老大人当年教育的影子。这或许就是最好的传承。"

这种精神的传承,不仅体现在事业选择上,更体现在为人处世的态度上。林家子弟见面时常常互相提醒:"记住父亲的话,不要忘了我们姓林。"

五、历史启示:财富与精神的抉择

同治三年的一个秋日,福州城里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当地首富何氏家族在短短三代之内就已经衰落。这个曾经富可敌国的家族,如今只剩下一座破败的宅院。而就在同一时期,林则徐的后人却在各自的领域中崭露头角。

这两个家族的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当时的地方志记载,何氏家族在道光年间积累了大量财富,仅在福州城内就拥有数十处铺面。然而到了第三代,这些财富却成了子孙挥霍的工具。

与何氏家族的没落形成对比的是,当时另一个名门望族胡氏的兴衰史更令人唏嘘。胡家在咸丰年间曾是江南首富,其家产之丰厚在当时堪称传奇。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同治年间,胡家的产业已经所剩无几。

一位当时的幕僚在日记中写道:"胡家后人醉心于赌博,一掷千金。短短数年间,就将祖上积攒的家产挥霍一空。今日见其后人沦落街头,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这种现象在当时并非个例。同治六年,另一位名叫程明的商人在临终前留下巨额财产给独子。这位商人曾说:"我这一生积累的财富,足够子孙三代享用不尽。"然而事与愿违,他的儿子在继承家产后没几年,就将家业输在了赌桌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林则徐并未给子孙留下多少财产,但他的后人却都能够自立自强。在同治八年的一份官方档案中记载,林家第三代中有五人考取功名,七人在地方任职,还有几人在教育和医药领域颇有建树。

当时有一位官员曾感叹道:"林家子弟虽然不曾继承多少财产,却继承了更为宝贵的东西。"这位官员所说的"宝贵的东西",正是林则徐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同治十年,一位姓张的商人临终前召集子孙,指着墙上挂着的林则徐画像说:"你们要记住这位大人的教诲。有些财富看似万贯,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有些财富虽然无形,却能代代相传。"

这种现象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家族开始反思自己的家族教育,甚至有人专门到林家取经。在同治末年,福建巡抚衙门的一份奏折中这样写道:"观林氏一门,子孙贤达,殊为难得。究其原因,在于重教化而不重钱财。"

到了光绪初年,林则徐的理念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当时有不少大户人家开始效仿林家的教育方式,将重点放在品德培养上,而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这种转变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