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红军主力会师,本是欢庆时刻一人却心情复杂,心思暗藏玄机

青春的逐梦想飞翔 2025-01-20 15:59:26

本文依托于真实历史官方资料创作,无杜撰,不虚无,只为还原真实历史故事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军会师,欢聚一堂,可本是皆大欢喜团结欢庆的时刻,却有一个领导面露尴尬,在一众热闹的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这位领导便是张国焘,那么他为何会显出与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情绪呢?他的心底到底藏着什么隐忧?

事情还要从1935年6月的一场争执说起:

当时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后,经中央决定,要在北上建立根据地,然而张国焘则主张向川康转移,与中央的决定背道而驰。

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同张国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其中,争执的焦点便是北上还是南下,是到陕甘落脚还是退往西南建立所谓"川康新局面"。

当时为了两军团结,中共中央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由他率领左路军军,毛泽东则率领右路军,两军混编共同北上。

当时的红军面临难得的战机,行动迅速的话完全可以乘隙突破敌人防线,直趋陕甘,然而,面对大好的战机,张国焘却突然犹豫,迟迟不肯和由右路军汇合。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左路军南返的决心却一刻没有停止过。就当所有人都认为这场争执还有商量的余地,打算让徐、陈两人多加劝阻时。

张国焘突然做出了命令右路军南下的决定,并给二人回电:“一、三军暂停留向罗达进,右路军即准备南下,立即设法解决南下的问题,右路皮衣已备否。即复。”

电报内容语气强硬,显然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其实南下的决心之前便早有预兆,他先是以巩固阿坝为由,故意拖延队伍行军时间,后恰逢大雨,河水上涨,又以久雨不晴和河水连日不降为由久不渡河,甚至暗中下令返回阿坝,指示正北上的第二纵队停止前进,备粮待命。

在朱德的自述中这样描述:“一转到阿坝,过一条嘎曲河没有准备好。其实张国焘是根本没有准备,过不去好南下。”

也就是说,张国焘根本就没有把北上的命令当回事,最后于1935年9月8日的一封电报让南下与北上之争到了摊牌的时候。

可抗命南下的张国焘怎么也想不到,他率红四方面军全部及红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南下后,在川西无法立足,到荒凉的藏民区更是难以长久的维持供应,再加上百丈关一战,红军伤亡惨重,部队由8万人骤减4万人。

而与之相反的是,当时毛泽东带领的仅7000余人进入陕北后,不仅会合了当地的红军,更通过东征和西征扩大了根据地,部队也发展壮大到3万人。

当时全国抗日形势高涨,也需要红军主力尽快集中到北方,接近抗战前线从而作战,如果仅仅局促西南一隅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在这种形势下,左方面军中红四军的广大干部纷纷要求北上,红二方面军更是坚决主张北上同红一方面军会合,张国焘见大势已去,他在没有理由去阻止他们,只能表示同意。

后来毛泽东也发去电报,表示不计前嫌,邀请张国焘北上一同商讨战事。

最后,终于在1936年的10月份红一方面军和红二、红四方面军成功会师。其中周恩来担任"欢迎大使"的角色 ,而陈赓负责接待,热情迎接各方战士。

三军重聚,虽然人少了不少,但是情还在,在《会师歌》的唱响声中欢呼雀跃,颇符合毛泽东写的那句“三军过后尽开颜”。

可不同于同志们的喜上眉梢,作为领导的张国焘却愁上心头。他在担心什么呢?

原来,对于之前和毛泽东的分道扬镳,而后自己又因失误决策造成的损失惨重,这一件件的事让张国焘无颜面对这些昔日的战友们,现在周恩来又同他握手言欢,绝口不提分裂的那一段不愉快往事,不计前嫌前来迎接他们,更是让自己颜面尽失。

这场会师,虽然三军重聚、欢呼雀跃,可对于张国焘来说,庆功会越是隆重,越无疑是对他最大的讽刺。

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颗扎在心底里的刺,最终也让张国焘走上了一条不归路。1938年4月,借着祭拜黄帝陵的机会,张国焘夤夜潜逃,不仅胳膊肘往外拐,还大肆攻击昔日的同志。

从一位让人钦佩的革命先驱,彻底堕落成为人不齿的叛徒。历史总是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红军会师这一刻,既是团结的象征,又是个人命运的转折点。张国焘的尴尬,或许是对他过去决策的反思,也是对未来道路的警醒。

而我们,作为后人,更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坚持正确的道路。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