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天津频道
“行进中国”调研行
投资天津丨“投促”在津开“新局”
——专访天津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党组书记杨柳
人民网“行进中国”天津调研采访团
新中国第一只手表、第一部彩色电视机、第一部电话、第一台汽车发动机、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创造过无数“新中国第一”的天津,正着力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正式挂牌。这是天津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地方机构改革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这支新成立的队伍,如何吸引外资持续加码“投资中国”,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党组书记杨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天津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依托,结合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见行见效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始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吸引外资投资的热土。外资是天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了全市超33.9%的税收、50%的进出口总额、46%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提供了10%的就业岗位。天津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聚集地和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外资青睐天津,源自这座北方经济重镇的独特优势。杨柳指出,天津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因港而立、借港而兴,具有通达全球的区位优势。在海港方面,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和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我国唯一一个拥有三条亚欧大陆桥跨境通道的沿海港口,连续多年跻身世界港口前十强。
杨柳表示,天津大力用足用好港口“硬核”优势,持续推进口岸扩大开放,首创“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并在全国复制推广,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航拍图)。人民网 杨僧宇摄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被赋予“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功能定位。
杨柳指出,天津科教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生产要素齐全。10年来,天津着眼“一基地三区”定位,吸引了一大批京冀制造业、服务业企业落户天津。三地在不断融合中寻找各自的战略定位,持续为天津市招商引资提供好机遇。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杨柳说,投资促进局成立前,各部门招商引资容易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对营商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强化统筹协调,汇聚行业资源。她认为,避免招商引资工作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乱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
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担负统筹推动全市招商引资、产业促进职责。杨柳介绍,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资促进工作,建立由相关市领导任召集人的全市投资促进工作协调机制。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正在推动“握手计划”,推动跨区合作利益共享,布局好全市“一盘棋”,推动招商引资与全市重点工作相融相促。
杨柳表示,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成立后,加强对各区招商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培训和指导,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全市投资促进系统统计和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考核招商引资、项目质量、纳统纳税等内容,开创“进取指数”等科学指标,充分体现了“以项目论英雄”的理念。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7月10日,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在津举行。据统计,本届博览会共签约重点项目65个,投资总额近400亿元,将带来新增外贸进出口超60亿元。
7月10日,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在天津举行。人民网记者 崔新耀摄
迎五洲客、计天下利。在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这样的招商引资活动中,总能见到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的身影。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天津航运产业推介会、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杨柳介绍,今年以来,天津市投资促进局还积极搭建新平台,举办了天津首届新消费品牌出海高峰论坛等活动,分领域、有侧重地向全国展示天津的产业优势、商业机遇等。
在项目拓展方面,杨柳表示,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成立以来,建立重点项目库,实施清单化管理,先后对接57家央企集团各层级主体共63家,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天津。上半年全市产业项目到位额实现1824.79亿元,完成全年进度的58.71%,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立足津门,志在万里。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方能将“政策红利”实实在在转变为“发展红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
杨柳表示,天津高度重视外资企业发展,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将继续推动平台、制度、区位、业态等创新升级,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强大支撑。(宋丽云、张桂贵、杨牧、崔译戈、崔新耀、杨僧宇、孙一凡、符园园、彭昱凯、刘叶婷、代晓灵、马蒂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