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宋著名诗人舒岳祥4首七绝,感受真挚情感与清新文笔!

火云上有诗词 2025-01-08 21:46:45

舒岳祥(1219年~1298年),字景薛,一字舜侯,人称阆风先生,浙江宁海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诗人,宋亡后选择不仕新朝,避地奉化。舒岳祥的诗歌风格独特,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见长,表达出他对山河破碎、家国沦亡的深沉哀痛。他的作品深受后人喜爱,在南宋遗民诗人中占有重要地位。

安住寺道中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半村晴日乌盐角,十里春溪雀李花。

饼饵风来香冉冉,教人那得不思家。

首句“半村晴日乌盐角”:“半村晴日”描绘了乡村在晴朗日光下的宁静景象,阳光洒落在村庄的一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明媚的氛围。“乌盐角”可能是指当地的一种乐器或声音,也可能是对某种特定景象的比喻(在文学作品中,“乌盐”有时用作对平凡事物的戏称,但在此处结合上下文,更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声音或景象,具体含义可能因地域和文化背景而异),这里可能用以增添乡村生活的情趣和韵味。

次句“十里春溪雀李花”:“十里春溪”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蜿蜒流淌的小溪,长达十里,给人以悠长而清新的感觉。“雀李花”指的是雀李树(或类似植物)的花朵,它们在春日里竞相绽放,点缀在溪边,为乡村景色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三句“饼饵风来香冉冉”:“饼饵”通常指食物,这里可能指的是乡村中制作的某种饼类食物,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风来香冉冉”形容香气随风飘散,悠然不绝,这种香气不仅勾起了人们的食欲,也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和温馨。

末句“教人那得不思家”:这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前面的景象描绘已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乡村氛围,而饼饵的香气更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那得不思家”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动人。

观万堂前蕉苇为风雨所败对之有感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绿蕉青苇列旗枪,一夜西风作战场。

薏苡低垂菰米老,花鹅绣鸭阵横塘。

首句“绿蕉青苇列旗枪”: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芭蕉和青苇比作旗帜枪矛,形象地表现出它们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是在战场上列队备战的士兵。“绿蕉”与“青苇”的色彩对比鲜明,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次句“一夜西风作战场”:诗人进一步强化了首句的战象,将秋风吹过后的田野比作战场,表现出风雨的猛烈和自然界的动荡。“一夜西风”点时间之快,风雨之突然,增强了诗句的紧迫感。

三句“薏苡低垂菰米老”:诗人描绘了植物的成熟与凋零,薏苡低垂着头,暗示着它的果实已经饱满;菰米也已老去,显示出季节的变迁。这句诗与首句形成对比,表现出自然界从生机勃勃到衰败凋零的过程。

末句“花鹅绣鸭阵横塘”:诗人以鸭鹅戏水的动态画面,增添了生动的田园情趣。鸭鹅像兵阵般排列在池塘中,与上句的战场意象形成对比,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这句诗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使得整首诗在感慨岁月更迭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

柳市晚风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手栽杨柳恰成堤,招引清风障日西。

热客岂能知此味,请君来此听莺啼。

首句“手栽杨柳恰成堤”:诗人以“手栽”二字开篇,点明了自己与这些杨柳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恰成堤”则形象地描绘了杨柳成行的景象,它们如同守护者一般,静静地矗立在河边,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次句“招引清风障日西”: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杨柳描绘成能够“招引清风”的生灵,进一步强化了杨柳的生机与活力。“障日西”则形象地描绘了杨柳在傍晚时分挡住夕阳的情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三句“热客岂能知此味”:诗人笔锋一转,将笔触转向了那些热衷于名利、心浮气躁的“热客”。他们忙于追逐名利,无法领略到这份宁静与美好。“岂能知此味”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的淡淡批判和惋惜之情。

末句“请君来此听莺啼”:诗人以邀请的口吻结束全诗,邀请读者前来这里,一同聆听莺鸟的鸣啼,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听莺啼”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和向往。

赋庭前落桂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去岁花开三日事,今秋陆续两番开。

渥丹如雨香犹好,乞与幽人护绿苔。

首句“去岁花开三日事”: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回忆起去年桂花盛开的情景,只开放了短短三日,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日事”既表达了桂花花期之短,也暗示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珍视和怀念。

次句“今秋陆续两番开”: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桂花显得更为坚韧和持久,它在秋天里陆续两次开放。“陆续两番开”不仅描绘了桂花的繁茂和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顽强不息的赞美。

三句“渥丹如雨香犹好”:诗人用“渥丹如雨”来形容桂花花瓣如雨般洒落的景象,色彩鲜艳而生动。“香犹好”则强调了即便花瓣飘落,桂花的香气依旧浓郁如初,令人陶醉。

末句“乞与幽人护绿苔”:诗人以乞求的口吻,希望那些幽居之士能来保护这满院的绿苔,从而间接保护桂花生长的环境。“乞与幽人”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清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美好事物得以长久留存的愿望。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