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晴是一名高三年级的女生,身高中等,较瘦,成绩中等。父亲经商,母亲在事业单位上班,家里经济条件较好。哥哥在读大学。阿晴与父母、哥哥关系均一般。
阿晴自幼性情温顺、文静,话不多。父母工作繁忙,阿晴在三岁前与姥姥和姑婆同住,与姥姥、姑婆关系较好,遇事很少与父母和哥哥沟通。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一般,没有关系亲密的同学。高二时,阿晴与父母发生过一次争吵,吵完阿晴心里很难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出现了自伤行为,用尺子划伤自己的手腕。阿晴觉得划伤带来的疼痛让她的心里感觉舒服了许多。从此以后,阿晴遇到烦心事就喜欢用尺子划伤手腕和手臂,用生理上的疼痛减轻心理上的痛苦,现在阿晴的两个手臂已满是伤痕。
阿晴被烦恼、焦虑等情绪困扰,自身缺乏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不愿与同学和父母沟通,有封闭自我情感的倾向,孤独感越来越强,加速了负面情绪的循环,选择用自伤的方式来减轻内心的痛苦。
阿晴三岁以前未和父母同住,而是和祖辈同住。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的功能更多是由妈妈来承担的。阿晴三岁前未和父母同住,妈妈这个安全基地是缺乏的,因此阿晴未能建立安全型依恋。这类孩子不容易相信别人,不自信,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安全感,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情绪。
阿晴的家庭教养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父亲忙于工作,与阿晴缺乏沟通。母亲对阿晴也缺乏理解,周末与阿晴的沟通基本都是询问学习情况,对阿晴身心健康的关注不够。研究显示:家庭关系问题直接影响同伴关系,会导致情绪失调和自伤行为,而情绪失调又是同伴、家庭问题与自伤行为的中介变量。
我与阿晴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使她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和接纳。通过场景重建干预,目的是帮助她觉察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帮助她朝着统整、坦诚及更富生命力的存在迈进。阿晴不再做出自伤行为,扔了那把锋利的铁质尺子。
阿晴是妈妈带过来的,咨询的前十分钟,阿晴基本保持沉默,不太愿意与我交流,偶尔点头或者摇头。通过深入沟通,阿晴明显放松了许多。随后,我问阿晴未来向往什么样的生活,阿晴未来希望自己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
我对阿晴的回应做出肯定和鼓励:“很高兴你愿意跟我谈你未来的生活设想,我觉得你有一个很棒的生活态度,希望自己既能像普通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地工作,又希望自己是一只雄鹰,可以在空中自在地翱翔。”
阿晴点了点头。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阿晴意识到父母都为她操碎了心,其实她也很心疼父母。她在家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其实就是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可能她这样做也是不对的阿晴放松了很多,对爸爸抱怨的语言少了。
阿晴的父母听了阿晴的心里话后,眼眶湿润了,表示心里很愧疚,在阿晴小时候因为生意很忙,哥哥也在读书,所以才把她放到姥姥家。带回家后确实对阿晴的关注更多是在学习上,希望她能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每次都是抱怨她学习不努力,忽略了对阿晴的关心、陪伴和倾听。父母表示这次阿晴回家后,会和阿晴心平气和地交流,多听听阿晴的心里话,多关心阿晴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并承诺以后每次月假会安排一天陪伴阿晴。
阿晴:“她是个心地善良的人,班里同学都比较喜欢她,我遇到不开心的事也和她聊过。”
我:“那次和她聊了之后,你的感受如何?”
阿晴:“感觉她很能理解人,能好好听我说话,我说完心里轻松很多。她虽然跟班里的同学关系都很好,但并没有把我的事情说出去。”
我:“我刚刚听到你说,你之前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和同桌倾诉之后心里舒服了许多。而且同桌也替你保守了秘密,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不可信任哦。”
阿晴尝试请教同学数学问题,得到了同学的主动回应。阿晴以此为话题,和同学的交流越来越多。接着,我指导阿晴学会释放压力,控制自伤行为。提升自己对困惑的认知能力,用更客观的想法面对问题。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晴的病理性记忆,在高一的时候有同学背叛过她。阿晴高一时有过一段恋情,将此事告诉了一个要好的同学,她把这件事传出去了,结果班主任知道了,还跟父母说了,她觉得所有人都不值得信任。我对阿晴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低落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晴没有再做过伤害自己的行为,和父母的沟通更顺畅,在学校也开始和同学参加集体活动了。阿晴妈妈也反映她整个人阳光了很多,学业也有了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