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比较罕见的老照片,拍摄地为湖南长沙,时间为1922年前后,为当时在长沙工作的美国人所拍摄。
照片真实记录了一百多年前,长沙城内外的一些景象,让我们得以更真切地走近先人,了解那个年代他们的生活。
城墙上
长沙城墙上的大炮,1850年由湖南巡抚骆秉章主持铸造。1852年在太平军激战长沙时,这门大炮被抬上天心阁城头,导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阵亡,有“红袍大将军”之称。
总督府
1922年10月10日的湖南总督府门前,张灯结彩,门首挂着“国庆纪念”四个大字,门前道路上摆着各种花卉,并有不少士兵在门前活动。
看热闹
一群百姓挤在一座拱门前,正在窥探里面发生的事情,人群中有大人还有孩子。拍摄者在注释中不无揶揄地说: 没有人比中国人更好奇了。
庭院
有钱人家的庭院,小巧精致。主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门前围着一圈低矮的栏杆,院子中挂着四方灯笼。1938年11月12日,国民政府以“焦土抗战”为名火烧长沙,全城房屋大部焚毁,图中建筑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骄傲的父亲
这幅图片被命名为“骄傲的父亲”。其实是一家三口的合影,父亲抱着孩子,单手叉腰,满脸慈爱地看着孩子,的确很骄傲的样子。而母亲则有些害羞,躲在了父子身后窥视着镜头。
雨后
从前长沙排水设施很差,常常一场暴雨就能引起严重内涝。池塘的水满了,道路也变得非常泥泞难行。
小孩子
站在池塘边的一个小孩子,光着下身,只穿着一件破烂的小坎肩。摄影师说:在中国,夏天衣服很便宜。不知是对穷人的戏谑还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池边
城墙外的菜农在池塘里清洗蔬菜,准备去市场上出售,小孩在光着身子在浅水里玩耍。远处的水边,还有一个坐在木桶里的妇人。江南之地常有水边居民用木盆作为小船漂流于水面之上,俗称“腰子盆”,图中女子所用更像一个水缸。
码头
湘江岸边,无数条木船停泊在岸边,桅杆如林,蔚为壮观。其实这是一种落后的表现,因为船舶航行还采用古老的风帆作为动力,而非蒸汽机。
西洋镜
码头上的水果摊和西洋镜。西洋镜是旧时中国街头常见的一种娱乐设施,也是人们通过观看画片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
拾荒
拾荒,说白了就是捡破烂的。一个年轻的光头男子正在码头附近的垃圾堆里寻觅,挎着的竹篮子里空空如也,不知在寻找什么东西。
轮船
一艘蒸汽轮船刚刚靠岸,码头工人便蜂拥而至,他们挤在轮船边上,希望能找到一些搬运的活计。一名时尚的女子站在船舷上,俯瞰着拥挤的苦力们。
女孩子
两名坐摆渡船的年轻女子,看穿着打扮当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大概是头一次坐这样的木船,看着宽阔的江面,开心得不得了。
小康之家
这是当地一个典型的小康农家院落,虽然是茅草屋顶,但房屋高大而规整,院子外面便是菜地和农田。
农舍
普通乡村人家的房屋要差很多,不但没有独立的院子,而且茅草屋要矮许多。两名年轻的妇人正带着孩子在门前玩耍,从她们的穿着打扮看,经济条件也还不错。
舂米
女人们照顾孩子,男人们在米房里舂米。大米放在地下的一个石洞里,用脚踩动踏板,利用杠杆原理带动夯锤,将米压碎。
老牛
磨坊内,一头老牛被蒙上眼睛,正在一圈圈拉动石碾子,将碾道里的谷物碾碎。摄影师感慨说:这是一项令人厌倦的工作,但老牛很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