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搬家”印度接得住吗?
最近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印度,一句话把全球经济圈炸开了锅:建议德国企业从中国“搬家”到印度,还打包票说印度遍地都是“黄金机会”,好家伙,德国这是唱的哪一出?中国市场这么大块“肥肉”,说不要就不要了?印度真有这本事,能一口吞下?吃瓜群众纷纷表示:这事儿,咱得好好唠唠
中德经济曾经的“蜜月期”
德国企业过去对中国市场那可是相当依赖,从汽车到制造业,再到化工产业,都和中国市场牢牢捆绑,说是“穿一条裤子”也不为过,德国汽车在中国,那可是妥妥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尤其受中高收入人群的追捧,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善的供应链,对德国企业来说,简直就是“金饭碗”
网友神评论:“德国车在中国卖得这么好,现在要撤这不是‘挥刀自宫'吗?”
中欧关系遇冷德国企业“瑟瑟发抖”
可中欧关系有点儿“凉凉”,欧盟指责中国对电动汽车补贴不公平,扬言要对中国汽车加征高额关税,这可把德国企业急坏了,尤其是那些靠中国市场吃饭的汽车制造商,更是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德国经济一向靠出口拉动,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一直是德国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现在这情况可不是要了他们的老命吗?
网友犀利点评:“国际关系,瞬息万变啊!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可能变对手”
“去风险化”德国的“新宠”
面对中欧关系的变化,德国政界开始反思对中国的依赖,“去风险化”成了新口号,不少人觉得德国应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另寻“新欢”,人口大国的印度,就成了德国政界的新“宠儿”,朔尔茨访问印度时,抛出了那个惊人的建议:德国企业应该把业务从中国转到印度,还信誓旦旦地说印度遍地都是机遇
印度真的“遍地黄金”?
可问题是,印度真的像朔尔茨说的那么好吗?德国企业在中国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可不是说搬就能搬的,再说,印度的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比得上中国吗?
网友灵魂拷问:“印度的机会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别的不说,光说消费能力,印度就和中国差了一大截,虽然印度人口众多,但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远不及中国,西门子博乐仁就公开唱反调,认为多元化投资虽然重要,但完全放弃中国市场,绝对是“脑子进水”了,毕竟,中国市场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8%,中国的中高收入人群对德国高档汽车的需求非常旺盛,印度的中产阶级数量有限,短期内很难撑起德国企业的业务增长
德国企业的“两难困境”
朔尔茨的建议,在德国商界也引发了轩然大波,德国企业一直依赖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和消费市场,离开中国,很可能失去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德国工商大会的万斯莱本就多次强调,中国的供应链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替代的
网友神预言:“德国企业要是真的撤出中国市场,估计会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一边是政界的“去风险化”压力,一边是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德国企业真是左右为难,他们既不想放弃中国这个“金主”,又不得不考虑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寻找新的出路
印度的“甜蜜陷阱”?
虽然朔尔茨把印度描绘成“充满机遇”的天堂,但印度的投资环境一直备受诟病,许多西方公司在印度发展业务时,都遭遇过各种各样的“坑”,印度的官僚体系、基础设施问题、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都给外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西方企业在印度的投资之路,可谓是“步步惊心”,虽然印度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潜力,但这些潜力并没有那么容易转化为实际的商业利润,再加上印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外资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限制
网友扎心评论:“印度市场,看着很美,进去就‘掉坑'里了”
德国的“如意算盘”
那么,德国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德国的“去风险化”,并不是要和中国彻底“分手”,而是想在全球范围内多元化布局,“脚踏两只船”,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印度人口众多,被德国政界视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问题在于印度市场真能如德国所愿吗?
网友精辟总结:“德国这是想‘骑驴找马',但‘马'在哪儿,还不好说”
未来路在何方?
德国企业要想在全球保持竞争力,必须在全球布局中找到平衡点,多元化投资固然重要,但完全放弃中国市场,绝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和消费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短期内很难被其他市场替代,未来,德国企业可能会在印度市场寻找新的机会,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倡导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世界,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处理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