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过后,天气就会明显转凉,大街小巷也开始出现了穿秋装的人群。
但在这之前,有一条农谚叫做:“白露逢单,冻死老牛;白露逢双,冬天穿单。”
意思是说,如果要是碰上了白露此时是单数,那么这一年底的雪肯定会下很厚很厚的雪,冬天的天气会非常的寒冷。
但如果要碰到双数,也就是说寒冷的程度可能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夸张,这条民谚又是如何来判断出的?
即将到来的白露节气,它又会如何影响到接下来的冬季呢?
本年度白露遇上单数,会很冷吗?这条民谚早在上世纪就流传开来,然而今年的白露又会在农历的正月初五,而在公历又会是9月7日。
所以无论是在农历还是在公历上都呈现出了单数,那这样的话,冬天究竟会不会很冷呢。
这“白露”二字,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为天气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变凉,更有一些地方甚至已经下起了雨露。
因此从前古人就根据这些气象的变化,将“白露”作为了一个节气。
但它与立秋这个节气相比,更加地确定了天气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秋天的到来。
所以接踵而来的冬天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而且每年进入白露节气期间时,天气也会迅速转凉,这段时间天气的变化可以说非常明显,昼夜温差也在逐渐增大。
所以说,就算是再热的天气,也会因为时节的不同而逐渐降温,所以过了白露之后,我们就需要适当地添衣,以免再突然下降的温度之中受凉感冒。
而民俗方面也有着关于秋天的衣服不能再夏天穿的衣服等之类的说法。
而且随着这段时间灼热的阳光逐渐消失,萧瑟的秋风开始吹拂起来,我们瞧见身边的人们的打扮也会从夏季清凉简约的衣服变得秋冬厚实保暖起来。
只是有些地方的天气比较偏热,即使进入秋冬季节,依然会有着炎热如夏日的天气。
因此“白露逢单”和“白露逢双”这两条民谚就是根据这一时间段的天气变化总结出来的经验,或许它并不能准确地预知天气,但从这两句民谚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年代人们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相处,根据气候变化选择适合生活和生产的经验智慧。
从中可以看出生活不易,他们或许没有现代气象学丰富的知识,但一辈子积累下来的一些经验也足够用他们受用终生。
“白露”节气之后还会有什么变化?根据气象方面的数据来看,白露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也是秋季开始的时候。
那么过了白露之后将会面临着霜降等节气,这些节气都是根据自然现象进行推断,民俗方面也有着许多根据自然现象推断出来的一些经验用以应用于农业生产方面。
每个节气都有着专属自己的代表植物,比如白露过后,桃子就会成熟。
所以古人常说:“春分吃梨,白露吃桃”,基本上这些农事都是根据这些规律来进行相应工作。
但随着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如今人们只需在手机上一点就能够完美掌握哪些水果何时成熟,包括更详细的生产计划安排等。
我们不得不感叹科技带来的便利,也更加地希望科技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但科技进步后,同时肯定会带来一些不适应或者落后的时代,在一些偏远地区,他们甚至还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作息和工作流程。
但这样好像也有一点好处,如果随着天气变化非常大的时候,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还能够保证物资充足。
正所谓“备无患也”,假如所有东西都是预测得来的,又或者并不是那样的话,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所以这些古老的经验也不会被淘汰掉,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更能让我们体味到生活的不易,更能珍惜现在发过的一切事物。
寒冷的一冬即将过去。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一些气候方面极端,不再呈现以前规律性的发生,比如今年我国南方地区还冒出了非常多“奇葩梅”现象。
另外,今年整体上看,还比近几年来往年的寒冷程度都要高出许多,这极端的气候以及原因至今都是气象专家所研究疑惑的问题。
专家们表示这些极端现象虽然是新出现,但它们仍然会持续下去,而且未来还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和频繁。
近年来全球都受到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整个环境污染严重,不仅让植物无法再生产出充足的新鲜氧气供我们呼吸,其它动物也会失去生存之地再这个世界上。
所以整个生态系统都受到严重破坏。
利大于弊的小行动还有很多,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行动,但却没有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其中政府或者环境保护组织等大部分力量还是非常稀薄。
所以面对未来可能存在更频繁和更严重的极端现象,我们需要做好的准备不仅是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更是为这一群体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去修复。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在力所能及之内,为环境保护做出一份贡献。
不求回报,不求感激,只求这一群体能够更好更快地恢复生态循环系统。
我们的后代能够与动物共同生存,更能够呼吸到新鲜纯净的空气,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只能在空调房间呆着享受清凉舒适。
写在最后古人的智慧很久远,但却能永葆长青活在我们生活之中,它不仅教给我们生活经验,更教给我们获得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