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四隐士:身逢乱世履清节,游志六艺任逍遥

群众魏蜀吴史 2024-06-27 07:10:53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汉末乱世,既有关羽、张飞、黄忠、庞德这样的勇毅猛将,又有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周瑜这样的多智谋臣,既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这样的文学巨擘,也有管宁、王烈、张臶、胡昭这样的隐逸之流。后四者,我们不妨称他们“汉末四隐士”。

四隐士合影

一、管宁:天子难臣,诸侯不友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

管宁是春秋时齐相管仲之后。他幼时父亲去世,与平原(治平原,即今山东平原)人华歆、同县人邴原一起游学他郡,三人被合称“一龙”,其中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参见)。

中原大乱后,管宁与邴原、乐安(治临济 ,即今山东高青)人国渊、平原(治平原,即今山东平原)人王烈一起避乱辽东(治襄平,即今辽宁辽阳)。

管宁在辽东,辞谢太守公孙度之邀,结庐山中,教化百姓,在这偏远之地一待就是三十七年。

曹丕即皇帝位后,于黄初四年(223年)以安车征聘管宁。恰此时,公孙度已亡,其次子公孙恭嗣位(参见)。公孙恭性情懦弱,其侄公孙渊却才略过人,管宁认为辽东将生祸患,因此跨海回到北海。

管宁返回后,朝廷拜他为太中大夫,但管宁坚辞不受。此后,曹丕、曹叡、曹芳三代魏帝屡次征召,管宁一概不受。直至他八十四岁在家中去世,一直未出仕。

南宋学者王应麟评价:“管幼安……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苏文定(苏辙)赞之曰‘少非汉 人,老非魏人,何以命之,天之逸民。’”

管宁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管宁可谓真隐士。

二、王烈:通识达道,秉业不回

王烈,字彦方,太原(治晋阳,即今山西太原)人。

王烈可能与出身太原王氏的汉司徒王允、魏太尉王凌是一族,但生长于平原,所以才会出现《后汉书》称他是太原人、《三国志》称他是平原人的现象。

王烈少时与华歆、邴原、管宁一同在颍川(治阳翟,即今河南禹州)名士陈寔门下学习,他还与陈寔的两个儿子陈纪、陈谌(三人并称“三君”)共为好友。

当时颍川人荀爽(字慈明)、贾彪(字伟节)、李膺(字元礼)、韩融(字元长)同在陈寔处学习,他们对王烈的见识学问佩服不已,也都与他交好,王烈因此声名闻海内。这几人后来都是汉末大儒,也可知王烈的学识成就不凡。

史书称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也即学识渊博、为人通达、坚持道义、毫不犹疑,其名声还在邴原、管宁之上(参见)。

王烈在陈寔处学成返乡后,他的父亲却去世,因此他以泪洗面,守丧三年。当时正遇华北歉收,以致路有饿殍。王烈就将家中本就不多的粮食分出来一点,以接济乡邻。因此宗族说他孝义,乡党称其仁爱。

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

王烈此人,颇有隐逸之风。他在乡间,以典籍愉悦内心,以教育作为己任,办学校,育后人。他教化乡邻,不违人性,导善远恶,以至敦化大行。他的学生,言谈举止都彬彬有礼,行走乡间,人们一眼就可以认出。

说一件事,可以说明王烈的教化育人。平原郡中曾有一个偷牛贼,被抓获后,此人哀告说,我误入歧途,愿意改过自新,但千万不要让王彦方听到这事。但后来王烈还是知道了,他就送给这偷牛贼半匹布作为奖励。人们就奇怪,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知耻近乎勇,此人知耻,所以我要导他向善。

过了几年,有位老者挑重担行走,有人过来替他挑了几十里。到了地方,老人问这活雷锋姓名,他却一笑而走。后来这老人再次外出,却不小心把剑掉在了路上。有人看到了,就在这守着,直到天黑这老人来寻找交付了才要离开。老人一看,哟,这不还是上次给我挑担的那位吗?于是拉着他非要他报出姓名。来人无奈,只得说了。后来这老人去告诉王烈,王烈急忙去追,却发现这位助人者正是当初的偷牛贼。王烈大为感慨,特在乡里为此人传颂赞扬。

当时乡里有争执,双方都会到王烈处寻求裁决。但他们往往走到半路,或者见到王烈的房舍,就自感惭愧,返回重归旧好。

平原太守听闻王烈的贤名,就亲到他处拜访,后来还举他为孝廉,三公府一起辟除,但王烈一概不应。

汉末众多士人避乱辽东

中原乱起后,王烈与邴原等避乱辽东。公孙度召他为长史,他却以商贾自贱,无意为官。这里之所以说商贾自贱,是因为古人以士农工 商分人,商人地位低下,这也是古时农业社会重农抑商的一种表现。

在辽东,王烈亲为耕种,布衣蔬食,不改其乐,当地及避难百姓,都把他奉为君长。当时天下纷乱, 人心不古,人们互相毁伤。王烈在辽东,却教化百姓,致当地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市不二价,如人间乐土。

曹操后来多次征召王烈 ,公孙恭却一直不放人。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操再征王烈时,王烈已因病去世,年七十八岁。

三、张臶:笃学隐居,不与时竞

张臶,字子明,钜鹿(治廮陶,即今河北宁晋)人。

张臶年轻时曾到雒阳(今河南洛阳)太学游学,学兼儒家经学及谶纬之学。学成后回到钜鹿,后来冀州牧袁绍多次征荐,但他都不应征。

再后来,张臶又移居上党(治长子,即今山西长子)。袁绍所署并州牧高 幹又表荐他为乐平县(今山西昔阳)令,张臶又不接受。

他后来又跑到常山(治元氏,即今河北元氏),在此授徒数百人。再后来,他又迁居任县(今河北任县)。

张臶是三国史上的寿星之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又辟除张臶,他还是不应。

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3年),朝廷下诏征召有德及能消 灾免难的隐学之士(参见),郡中多次举荐张臶,但他以年老多病为由,仍然不应征。

广平(治广平,即今河北鸡泽)太守卢毓(卢植之子)到任后,郡主簿对他说,应该按先前惯例递拜帖去拜会张臶,卢毓却说:“张先生可是上不交天子、下不友诸侯的高人,岂可用拜帖就可求见的?”于是他派主簿以羊酒之礼相赠。

明帝青龙四年(236年),张掖郡(治觻得,即今甘肃张掖)河中现灵龟负图之象,太史令高堂隆上书说此为吉兆,明帝专门下诏布告天下。任县令于绰拿诏书偷偷去咨询张臶,张臶却说:“神明只兆未来,不追过往。今大魏已得天下,还有什么可兆示的?所兆者,只是未来的吉兆罢了。”意思就是,天下将为他人所得。我们以今天的上 帝视角来看,这说的就是司马家得天下。不过这事儿你信不信,就看咋理解了。

齐王正始元年(240年),有戴胜鸟在张臶宅北门筑巢。张臶知道后,对门人说:“戴胜属阳,筑巢于阴,此凶兆也。”于是他引琴作歌,赋诗两首,十天后去世,年一百零五岁。

同年,广平新太守王肃(王朗之子)到任,闻张臶已亡,特下令各县表达敬意,并对其家庭给予特殊照顾。

张臶是三国史上明文记载的蕞长寿之人,在他面前,九十七岁的来敏、九十六岁的吕岱、九十岁的高柔都是弟弟。

九十岁的高柔在张臶面前就是小朋友

四、胡昭:阖门守静,不营当世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

胡昭原来在冀州避乱,袁绍征荐他,他辞谢不就,后来回乡隐居。

曹操先后为司空、丞相时,多次礼聘胡昭,胡昭无奈,只得前去应命。但到了后,他却以自己是一介村夫,实在于军国无所作为,因此诚心求归。曹操说,人各有志,就答应了他。

胡昭于是隐居陆浑(今河南嵩县)山中,躬耕乐道,以研修经籍为乐。附近百姓呢,对他也很尊敬。

建安十六年(211年),韩遂、马超反于关中。周围百姓有千余家避乱逃入山中,但因为饥困难耐,逐渐成了劫掠周边的“刀客”。胡昭又出面与这些人讲道理,这些人非常尊重胡昭,因此胡昭隐居地周围三百里没有匪患。百姓就聚在他周围,以其为尊长。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陆浑县长张固奉命征调壮丁,供给汉中(治南郑,即今陕西汉中)服劳役。县中百姓害怕远道服役,民心不安。孙狼趁机煽动百姓,起兵作乱。他们攻破陆浑县城,杀县主簿。张固仅率十余吏卒,进山依附在胡昭隐居地,而后召集剩余百姓,重新攻回陆浑。

孙狼遂南投驻守江陵(今湖北江陵)的关羽,关羽授给他印信,并拨给士兵,孙狼就再回陆浑骚扰曹军(参见)。孙狼等到了陆浑南的长乐亭,却互相约誓:“胡居士是位贤者,我们一律不得侵犯其住处。”胡昭隐居之处因此得以保全。

胡昭隐居处,百姓得以安

华北安 定后,胡昭又移居宜阳(今河南宜阳)。幽州刺史杜恕曾到胡昭所居草庐,与其交谈,言语之间很是礼敬。后来太尉蒋济又辟除胡昭,胡昭仍不应聘。

齐王正始年间(240—249年),骠骑将军赵俨,尚书黄休、郭彝,散骑常侍荀觊、钟毓,太仆庾嶷,弘农太守何桢等相继向朝廷举荐胡昭,胡昭依然不应征。齐王嘉平二年(250年),朝廷再以公车特征,这时胡昭却已去世,年八十九岁。于是拜其子胡纂为郎 中。

胡昭还善书法,与当世名家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其书信墨迹,往往成为学士们的临摹对象。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司马懿是胡昭胡孔明的弟 子。他尽得胡昭真传,而后出山佐魏,与另一个孔明(诸葛亮)对 抗并蕞终一统三国(参见)。

这个说法的历史根源出于魏晋学者、医学家皇甫谧的《高士传》。

按《高士传》,司马懿未发迹时,就与胡昭认识。一次,司马懿的河内(治怀县,即今河南武陟)老乡周生与他有隙,想杀了他。胡昭听说后,不顾危险到崤山(在今河南西部)、渑池(今河南渑池)一带找到周生,请求周生放过司马懿。周生却不同意,胡昭苦苦哀告,周生被其诚意感动,就答应了他。胡昭还是不放心,就砍下枣树,与周生盟誓,然后才回来(这也是典故“枣树宅”的出处)。但是胡昭做下这许多事情,却一直没对司马懿说,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

民间传说,司马懿是胡昭学生

管宁、王烈、张臶、胡昭,生逢乱世,却阖门守静,不营当世,相比于待价而沽的“山中宰相”之流,他们才是真 正的隐士。

汉末时的隐士,还有焦先、扈累、孙登、石德林等,但这几位更像是术法高深的道家隐逸,故不赘述。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