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输了?苹果把部分产能转回中国,外媒:“去中化”计划失败

大卫聊科技 2024-07-24 14:32:23

受到华为被美“卡脖”事件的影响,为了降低风险,苹果开启了“去中化”计划,目的就是要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且将大部分的iPhone订单转向印度。基于苹果的态度和计划,富士康也全力支持,郭台铭甚至扬言,要将中国大陆3000亿产能全部转出。

不可否认,近几年,东南亚制造业的发展迅速,且得益于低廉的人工成本,越来越多的全球科技企业愿意在印、越建厂并代工。但和中国制造相比,无论代工质量还是代工效率,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经过多年的折腾,苹果“去中化”的进展并不顺利,尤其将订单转向印度遇到了很多的阻碍,一方面,印度市场对于外来投资企业并不友好,为了保护本土企业,官方会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给苹果iPhone在印代工制造麻烦。另一方面,印度的供应链不完善,尽管iPhone在印代工,但很多重要的零部件还是要从中国进口,这也会导致品质、效率以及成本等都受到影响。

当然,已经转向印度的订单再次转回中国,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除了中国制造不可替代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复杂的原因。首先,iPhone16系列对于苹果来说,至关重要。作为苹果首款AI手机,几乎决定了苹果的“生死”,近几年,消费者对于苹果iPhone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甚至给iPhone贴上了“缺乏创新”的标签,外界也普遍认为,iPhone16系列是苹果最后的机会。既然iPhone16系列这么重要,库克也不敢将此大任交到印度制造的手里,选择中国供应链代工才是更加保险的选择。

其次,印度市场存在太多不可控的变数,比如“用电荒”、人工短缺、恶劣气候等,都会对iPhone16系列的制造产生巨大影响,要知道,iPhone16系列的预估产能是9000万台,如果印度代工厂出现闪失,或对苹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库克“赌”不起。

此外,苹果将iPhone16系列的产能转回中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前往印度建厂确实降低了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但随着富士康的紧跟,这也导致苹果需要把大部分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和中国市场相比,风险并不见得少,反而更大了。

将iPhone16系列的产能转回中国市场,选择性更多,比如立讯精密、比亚迪等也进入了“果链”,且获得了部分iPhone订单,这样做可以降低对富士康的依赖,且规避掉在印度代工可能存在的低质和低效率等风险,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如外媒所言,“去中化”计划失败了,而苹果也好,富士康也好,都“赌”输了,中国制造依然遥遥领先,短时间内是很难被超越或者被替代的。尽管外部的竞争压力愈来愈大,但只要中国制造能够稳扎稳打,且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制造强国!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3 阅读:36